背景与楔子(1/2)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越是优秀,越是高等,他们达致成熟的时间就来得越迟。
人类自从走进文明时代之后,就开始对规律发出了挑战,想要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
比如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长生不老。
永生是很多人类的终极梦想,众所周知,生老病死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每一个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未来就会经历生病,衰老,直到最后的死亡。
名垂千古的帝王也好,比比皆是的平民也罢最终的结局都一样,那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
不仅是人类,其它的地球生物也同样是这样的命运,没有能够永生的生物存在。对于普通的生物来说,它们由于没有智慧,会非常自然地遵守着宇宙的法则,不会去想着永生。
…………
23世纪50年代,伴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成熟,一场关于微观人体的热潮,席卷了各个阶级,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当代细胞组织科技的帮助下,来到了130岁的关口。
贪婪是人类的本质之一,百余年的时间满足不了政客高官,财阀大亨的胃口,人们开始思考,永生到底要如何实现?
辩证得来看,一个机体在熵变条件下不断消耗自身能量,想要维持原状,就必须要不断提供能量。
可就连宇宙中的恒星,都不能永恒的存在,能量终究有一刻会消耗殆尽的。
发散的思维将人类的假设变得大胆起来,提供能量的思路既然行不通,那就管理能量,让人类能够控制微生细胞,如果数量太多,就让它们诞生自我意识!随后与人脑交流!
这就类似于一个呆傻的人,他的胸口有一道巨大的伤口,在不断得流血,可是他是个呆傻的人,虽然知道疼,但也只能愣愣的等待自己的血流光。
可如果他有了智慧,他就会找各种手段来修复自己的伤口,而不是坐以待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