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君鼎 > 第二十九章 鳌山练兵(上)

第二十九章 鳌山练兵(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暗之轨迹 演武界 少龙啸 控物王子 天人九转 仙跋 鬼叫魂之黄泉鬼咒 盘仙道 隋末新君 神雕游侠之杨过

自古以来,兵权都是上位者奋斗和必须要掌控的目标。

某朝太祖更是**裸的将这个事实提炼了出来,谓之曰:“枪杆子里出政权!”

赵世平即便再怎么小白,再怎么是个小屁民,这个道理也是懂的。

下放到怀宁县出任县令,要想治内清平,只要掌控一个因素就行了,这个因素就是兵权。

掌控了兵权,整个怀宁县就没有人敢违逆他的意思,政令畅通。

相信政令畅通之下,凭借他几千年封建历史的知识,要想知县,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不过,要想将整个怀宁县的兵权,主要是三个巡检司全部掌控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比新招的新兵,三个巡检司之内的士兵,虽然平常也会训练,但全部都是一些老油条,混吃混合还行,好勇斗狠也行,但要让他们训练和打仗,估计能要了他们的老命。

另外,训练兵丁,当事人是关键。

谁担任新兵的训练官,谁就容易成为这批新兵的真正长官。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清末时期的小站练兵,原本是清廷准备训练的新军,谁知道最后却变成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清廷都指挥不动,到了辛亥革命之后,更是成为了清廷的掘墓人。

而袁世凯,就是小站练兵时的主官。

两个要考虑的因素,赵世平一一思索着,其实解决之道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其实就是四个字“亲力亲为”!

县衙之内,政务虽然很多,但是有陈明吉在帮衬,除非有大事,否则可以全部让陈明吉处理,只需向他报备就行了。

因此,他要亲力亲为训练兵丁,时间上来说还是足够的。

至于辛苦,哎,要想在乱世活得逍遥自在,没点武力和军权傍身,是万万不行的。

赵世平自己也想有副好身体,因此想也没想的就决定了下来。

陈明吉和罗少文几人走后,赵世平一边想着这一切,一边开始在整个鳌山巡检司驻地之内巡视了起来。

设备简陋,兵器匮乏,马匹稀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是鳌山巡检司给赵世平的最终感觉。

设备简陋的不提,原先鳌山巡检司的配备,是全员五十名马步兵,需要有五十副弓箭,五十柄长刀,至少二十匹战马。

但是现在的鳌山巡检司,人员倒是齐了,军制长刀也齐了,但是马匹和弓箭的数量却是严重不足,只剩下了十副弓箭,五匹战马。而且剩余的十副弓箭中,箭支大部分居然都生锈了;五匹战马,竟然有四匹是劣马,全部一副营养不良的状况。只有一匹马是皮毛光亮,健康健全的。

人员的问题,也是个大问题。

五十名士兵,除了三十名青壮之外,其余二十人居然全部是老少,不是上了年纪五六十岁的大爷,一头白发;就是一脸的稚嫩,估摸着不会超过十五岁。

这个情况,让赵世平无语的同时,也颇为无奈。

大周朝承平三百多年,看来真的是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赵世平相信,除了重兵云集的边疆以及民乱沸腾的西北两州之外,其余地方的军事守备机构,估计都是这幅模样,全部荒于训练,军事废弛。

这也就意味着,岩山巡检司和鹿山巡检司,情况应该和这鳌山巡检司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