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师(1/2)
一个特殊的事件,还是令李明阳看到了自己本事的局限。年仅六岁的小伙伴虎子失踪了。
虎子是和父母到附近的镇上走亲戚时,意外地走失了。当时还流传有几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说,一个外地来的老头将他带走了。另一个版本说,是一个神秘的女人领走了虎子。总之,虎子是被外地人拐骗走了,并且再也没有回来。他的父母也从此走上了漫漫的寻子之路。
李明阳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是在虎子失踪的第二天。他站在虎子家的院门外,里面传出了虎子的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院子里聚集了村子里的村民们,大家流着泪水在尽力地安慰着虎子的父母。虎子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孩子。
李明阳一个人心情沉闷地来到了村口,他在村口通往镇子的路上,隐隐地辨识出了虎子昨日留下的足迹,他要寻着虎子的足迹去找到他。
就在李明阳走出村子两里多地的时候,父亲李民从后面追赶了上来。虎子的失踪,已是令村子里的人开始留意起自家的孩子。
“阳阳,你一个人这是干什么去?可不能走丢了。”李民追上来问道。
“爸,我要找虎子去。”李明阳抬起头来,流着泪水说道。
“孩子!”李民眼中也自流出了眼泪,走上前来将李明阳抱起来,说道:“昨天镇上派出所的人已经都找遍了,你又哪里找去。虎子是被坏人拐走了,一时半会的怕是找不回来了,这不是你的能力所能办到的。我们还是回家去罢。”
李民抱着李明阳朝村子的方向走去。李明阳的头靠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望着后面那条通往镇上的漫长的道路,也自感觉到了茫然。虎子的足迹早已消失在了镇子上的茫茫人海之中,这不是自己仅凭以他的脚印就能找得到的。自己识鞋印的本事还仅仅限在村子里而已。
“我长大了后,一定要当警察,抓光所有的坏人,救出那些被他们拐走的小朋友。”李明阳幼小的心灵里已是暗暗萌生了长大后当警察的念头。
“坏人有坏人的脚印,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好能辨别出坏人脚印的方法,这样才能尽快的找到并抓到他们。”李明阳仍旧在坚信自己识别鞋印的本事日后会有用处的。
小伙伴虎子的意外失踪,令李明阳对鞋印的辨别学习,又自努力了些。尤其是对陌生人的足迹,更加留意,虽然失误在所难免,也每每令村民们惊讶不已。知道这孩子的本事是愈来愈精了。也不知怎么,村里的小偷小摸事件竟然少了许多,怕是一不留神,会被这个孩子认出来罢。
学校放暑假了。这天一大早,母亲张艳准备了些食物让李明阳送到南集屯的姥姥家。李明阳提了东西便上路了。从北集屯到南集屯翻过一座山岗就到了。
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令李明阳兴奋得想唱歌。一只松鼠从前面的山路中间疾跑了过去。李明阳走至近前,发现了泥土地上留下的松鼠细小的爪印。
李明阳见了,便蹲下身去,观察这种细小爪印的形状特点。这些年,山林中的动物明显的减少,大些的更是绝了踪迹,也自没有令李明阳过于的留意。
李明阳蹲在路边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被松鼠那种轻灵细巧的爪印吸引住了。虽然知道自己是不能追踪到这种动物的,但是对于足迹的痴迷,他自想探究个明白,松鼠的爪印和老鼠的爪印有什么区别。
一位老人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李明阳的身边,全神贯注的李明阳并没有发现。那位老人见李明阳竟然在观察一只松鼠的爪印,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他没有惊动李明阳,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着李明阳。这位老人正是几天前在村口观察李明阳做追踪游戏的那位老者。
一只青蛙从路旁的草丛中跳了出来,几个弹跳之后,隐于另一侧草丛里去了。松散的泥土上,隐现出了青蛙留下的足迹。
李明阳见了,又跑过去观察起来。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旁边已是多了一个人。于是站了起来,说道:“老爷爷,您有事吗?”
老人轻咳了一声,笑了笑道:“你就是北集屯的那个帮人找回牛的叫李明阳的孩子罢。”
“是我啊!”李明阳应道。
“你在做什么啊?”老人慈祥地问道。
“我在看小动物们的足印,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李明阳应道。
“也能象找牛一样的找到它们吗。”老人笑道。
李明阳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小动物一跑进树林里,就找不到了。”
“未必罢!”老人笑了笑,然后上前看了看那只青蛙留下的痕迹,说道:“我们去找到它如何。”
“这只青蛙太轻了,除了在干净的松软的泥土地上能留下足迹外,它一跳到草丛里,就不会留下痕迹了。如何能找得到?”李明阳摇头道。
“孩子!”老人此时口气一肃道:“世界上任何的东西,无论轻重,只要它不是在天上飞,而是在地上经过,就能留下痕迹。虽然有时路径不同,也会从草上,枝叶上掠过,同样的,和在地上一般,树叶草丛,都能成为它的着力点。自然也会留下痕迹,虽然,这种痕迹不是能细易的观察到和辨别出的。”
“跟我来罢孩子,让我们先找到刚才的那只青蛙。”老人说着,走进了路边的草丛。
“这个老爷爷是做什么的?”李明阳隐隐的感觉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似乎也会些与自己一般的本事,并且比自己还要高明,因为他要追踪一只跑远了的青蛙。李明阳没有丝毫的犹豫,连忙跟了上去,心中已是生出一种莫名的兴奋来。自己可能遇到一个真正的行家了。
老人走走停停,在仔细的观察草丛中那种细微的变化,似乎杂草枯叶也能告诉他什么东西。
在走出二十多米后。老人站住了。回头对李明阳颇呈遗憾地说道:“那只青蛙消失了。”
李明阳听了,多少感到些失望,应道:“本来就找不到的,它已经走远了。”
“不,我的意思是说,那只青蛙在这个地方永远的消失了,它已经不复存在。”老人笑道。
李明阳听了,大是茫然,不知老人讲得是什么意思。
“它被一条蛇吞食了!”老人笑道。
“被蛇吃了?”李明阳听了,疑惑不已,感觉这位老人在和自己开玩笑。找不到那只青蛙也就罢了,竟然找出一个被蛇吞吃的理由。
老人似乎看出了李明阳的疑虑,笑了笑道:“在这只青蛙消失的地方出现了一条蛇,自然被那条蛇吞食了,那就让我们找到那条蛇罢。”说完,先行走去。
“老爷爷,蛇也能追踪得到吗?”李明阳惊讶道。他感觉到了这位老爷爷的不可思议。
“狼有狼道,蛇有蛇踪!任何动物,经过哪里,都会留有痕迹的。这一点,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老人应道。
走出不远,老人随即站住了,抬手朝前面指了指。
待李明阳注目看时,不由得大吃一惊。一条乌梢蛇正缠绕在一棵树干上,其身体的中部竟然鼓起了一个大包块。而那个包块竟然还在里面蠕动。正是那只可怜的青蛙在蛇腹里进行垂死的挣扎。
这一情形,自看得李明阳目瞪口呆。他并不是怕蛇,这条半米长的乌梢蛇,他以前也敢上前抓住。令他感到震惊的是,这位神奇的老人,不但能追踪到青蛙的足迹,并且在青蛙消失的地方,看到了一条蛇曾游过的痕迹,进而推断,青蛙是被蛇吞食了。并且又追踪了那条吞食了青蛙的蛇,他们所要追踪的原始目标,那只青蛙,此时正在蛇腹里。让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实来证实这一切的真实。世界上竟然还有着这种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追踪之法。
李明阳呆呆地站在那里,恍惚然,似乎在一场神奇的梦境之中,真假难辩。他还是有些不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
“我们先离开这里,让这条蛇安静地享受那只青蛙罢。弱肉强食,这是自然的法则。”老人说着,拍了拍还在发怔的李明阳肩膀一下,转身走去。
“太奇妙了!”李明阳惊叹一声,忙跟了上去。
待出了树林,站在了山路上,李明阳激动地道:“老爷爷,您实在是太厉害了!能将这种本事教给我吗?”
“当然可以,你也有这种天分来学。这样罢,看你提了东西,是要去走亲戚罢。你先去了,有空的话,就去那座山上的木屋找我,那里的看林人是我的朋友,这些天我就住在那里。”老人指了前方一座茂密的山林说道。而后,转身,头也不回地大踏步去了。
“原来这位神奇的老爷爷是张爷爷的朋友。”李明阳见老人邀请了自己,并且答应教授那种自己永远也自学不来的奇妙的追踪本事,开心极了。那位看林人张爷爷名叫张松,是一名看了几十年林子的慈祥的孤单老人。他那山中的木屋是附近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场所,因为张松常常款待孩子们一顿香喷喷的小豆米饭。
兴奋的李明阳一路跑着到了南集屯的姥姥家。一进大门,和姥姥招呼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东西便跑了。
南集屯东山顶上座落着几间木制的房屋,周围是用木栏围起来的简单的院子,这便是那守林人张松居住的山中木屋。一条崎岖的山路通向这里,除了昆虫和鸟儿的鸣叫,就是偶尔的风吹树木的声音,静得可令人忘记世间的喧哗,好象那隐者的世外陋居。
李明阳走到木栏外面的时候,惊动了一条拴在院子里的大黑狗,“汪汪”叫了起来。
随被一人呵止,张松和那位老者从木屋中走了出来。
看到站在门外的李明阳,那老者点头笑了笑道:“你来得好快!”
张松见了笑道:“你原来说的是阳阳这孩子啊!行,你们先聊着,我还要到村里办点事。”张松随后和李明阳招呼了一声,便自去了。
“你进来罢。”那老者朝站在门外的李明阳说了声,先行进屋去了。李明阳忙跟了进来。
进了木屋,外间是砖砌的锅灶,旁置一敞口的大圆肚水缸,一只水瓢在缸里飘着。墙角放了一只褪了漆的挂着布帘的橱柜,这便是简陋的厨房了,和村里人家的房屋格式大同小异。拐进里间,一面土炕,上置一方形矮脚的炕桌,桌子上有一只老式的铜茶壶,几只吃饭用的白瓷碗叠落那里,当是那招待人用的茶碗了。还有一个东北人家常见的那种旱烟笸,里面装了一多半揉碎的黄色烟叶和一打烟纸及两盒火柴。一组老式的炕柜摆放在里面,柜门上贴着以前那种旧年画。地上是几只木凳和一只杂物柜,里面堆放着几种家什物件。墙壁上挂着一支陈旧的锈迹斑斑的猎枪(老式的火铳),也不知能不能用了。整间屋子里唯它醒目。
“上炕坐罢。”老者脱了鞋,抬腿于炕桌旁边盘膝坐了,伸手取了旱烟笸里的烟纸和碎烟叶卷起了烟卷。这不是那种切割成形的烟丝,而是用手将晒干的黄烟叶搓揉碎了后卷进纸卷里的那种土旱烟。
李明阳犹豫了一下,也自脱去鞋子,盘了腿与那老者正面坐了。这位神奇的老者,自令李明阳对其充满了好奇。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步法跟踪的?”老者点燃了烟卷,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道烟气,垂着眼帘问道。
“三年多了。”李明阳应道。
“今年多大了?”老鲁头坐在那里,又吐出了一口烟,问道。
“十岁了,上小学三年级了。”李明阳应道。
“这么说,是七岁上开始学习的。”一点光亮在老者的眼中一闪即逝,然后问道:“怎么对足迹感兴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