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薛忠(2/2)
谢科、薛忠走上前去,看看刚刚犁好的田垄,又拉住一个拉犁的汉子,询问着。
秦正和小丫头正在翻蚯蚓。开河了,既然回到童年,捉鱼摸虾的事,可以再干一次了。小丫头趴在秦正耳边小声说道:“哥哥,这个薛叔叔彩儿不喜欢呢,刚刚彩儿在心里打他屁屁了呢,嘻嘻。”
一会儿,谢科和薛忠走了回来,谢科问秦正:“这曲辕犁确是个好东西,木柄简单,就是犁铧看似是精铁制成,颇为不易。你的铁场,可月产多少?”
秦正算了一下道:“这个么,只是铧犁的话,如果是用精铁浇铸,一月一万。如果用生铁浇铸,一月五万有余。”
谢科估摸了一下,说道:“我看,一个铧犁有十斤左右,精铁来之不易,还是用生铁吧,那也有五十万斤了。那铁场,高炉只有两个,为何产量却如此之多?”
秦正笑笑,说道:“铁场改进了工艺,要不是徐……我还想翻上几番呢。”
看见秦正欲言又止,谢科也是聪明人,不再多问,一行人打道回家。只有薛忠低头不语,不知心里想些什么。
回到家里,贾财、秦伯他们正在说话,秦正就把前几天画的酿制酒的工艺和设备图交给了王琦。秦正一项一项的和王琦解释完,贾财就出声了:“听了开头,到觉得没什么,可越到后来越是神奇,这蒸馏之法,居然还有如此多的窍门,所用工具也越是稀奇古怪。如果这酒精真能按正儿的说法,二、三斤杂粮出一斤酒,并且味道更加醇香,正儿,你为什么不在老军村自己建一个?”
秦正答道:“我担心水质,酿酒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贾家在上游,而老军村在下游,所以,不合适的。”
贾财又道:“那你可以去那泰山县啊,那是你的封地,随便找条河还不容易?”
秦正答道:“怕徐……我怕我精力不够,忙不过来。”
送走了众人,谢科和薛忠留了下来,因为曲辕犁的事还没最后定下来。怎么交货,怎么定价,都要仔细商议。再有就是,谢科听见秦正两次吞吞吐吐的说话,他也想问问,有什么难言之隐,毕竟这是自己的徒儿。
“正儿,你今天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有什么难处吗?和为师说说,或许能给你解惑呢。”谢科问道。
“我……”秦正刚想说我没什么,但看见谢科目光里浓浓的担心之意,心想,算了,师父说不定还有好主意呢,就坦白说道:“我是担心徐元朗。”
谢科奇道:“徐元朗?大业末年,徐元朗据守兖州,差不多和当今皇上前后起兵反隋。大业十三年正月三十日,徐圆朗攻陷东平,后来,就投了瓦岗。此人巧诈机变、诡计多端,我俩虽是瓦岗同侪,因不耻他的为人,交情却无半点。可是,现在他是兖州总管,和你有什么关系?”
秦正一听,师父对这徐元朗很熟,心想这是问对人了,于是就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谢科毕竟和徐元朗一起共过事,虽是不喜此人,但对此人秉性知之甚深,所以,对秦正的担心深以为然。回头看看正在沉思的薛忠,问道:“十六弟,你怎么看?”
薛忠只是简单答道:“此人反复无常,却又最重汉家血统,必反李唐。”
是,薛忠一句话,就替徐元朗判了李家的死刑。作为血统论最狂热的拥护者,这就意味着,徐李两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谢科问道:“正儿,你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