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丞相路馆(1/2)
将军事的问题交给韩安国之后,刘寿就开始整顿齐国政务上的东西,虽然路馆这个齐国丞相有一堆品质问题,但是在个人能力上边还是比较可靠的,否则路馆也不可能爬到齐国丞相这个高位,当然在刘寿捏住他的把柄之后,路馆就显得蔫了很多,因为他知道只要刘寿将自己的把柄交给朝廷,那么自己这一条命就没有了,正是因为这样刘寿才能够控制整个齐国,如果没有丞相的帮忙刘寿想要控制齐国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作为齐国的国君、大王他们并没有直接管理百姓的权利,或者说他们的这种权利在汉朝的皇帝眼中是应该被架空的,而整个齐国的权利应该是放在丞相的手中。
当然也有许多的意外,比如说能够起兵造反的那几个国家,他们基本上都是国君把权利给抓住了,而将丞相给架空,因此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形容国君和丞相之间的关系,那么用总统和总理的关系形容最为贴切。当他们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人手中,他们所处地位是不一样的。
刘寿并不是一个擅长处理政务的人,虽然他来自于后世,但这并不足以让他拥有不属于他的才能,假如让他去管理一些县,或许他可以利用自己后世的知识,将这个县给管理好,但那前提也是需要他付出特别大的劳动。而现在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虽然这个国家不是很大,但也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路丞相,此次孤请丞相来实则是有事相求,还望丞相不吝赐教。”刘寿看着对面的路馆说道,并且说完之后还给路馆行礼一个大礼。
路馆急忙站起来道:“王太子殿下折煞臣,臣何德何能安敢受王太子殿下大礼。”虽然路馆这个人比较狂,同时对刘寿抓住他把柄的事情也是怀恨在心,但刘寿的这一礼却让他有些惶恐,虽然刘寿按照道理来说只是一个诸侯王的太子,但这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之礼对于这个时期的人们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否则当初推翻秦国之后各地也不会去找那些六国国君的后裔,这不仅仅是为了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父辈在各国所拥有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的人们眼中,国君就是君,和其他的贵族是不一样的,现在虽然没有天地君亲师这个说法,但国君同平民之间的距离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跨越的。
当初刘邦也是先确认自己的是贵族然后却是自己是王族,最后利用自己的是天下之王的首领才能够称帝的,这一步一步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恐怕刘邦一辈子也只能够是变成贵族封侯而已。而且刘邦之所以后来要杀掉其他的王,也并不是因为对方造不造反的问题,因为当时人家的国家都是独立的,相对来说就和周天子同其他诸侯一样。刘邦害怕的就是后代的威信不足以镇压这些诸侯国,毕竟就连他自己都是依靠着击败项羽的威信才足以称帝的。
当然也有的国家将自己原来的国君给废除了,比如说齐国田氏、晋国韩赵魏三家,但这也是需要周天子认可的,同时也需要数代施恩与百姓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将,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因此刘寿的这一个大礼并不代表着他自己,而是代表着整个君主这一个层次。在整个汉朝以前君主都是保持着自己的体面的,而且无论到哪个国家都是有着这种体面的,就像十九世纪的欧洲贵族一样,是整个欧洲所承认的。而他们这种体面也是整个大汉所有国君乃至于百姓所承认的,而且就连匈奴的一些贵族大汉也是承认的,当然大汉的贵族匈奴也是承认的,最典型的就是汉初的韩王信,他也叫韩信,因为害怕刘邦怪罪就投奔匈奴了,匈奴封他为王,等到他的子孙的时候,带着人回到了汉朝,汉朝皇帝封他为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