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忘情仙劫 > 第9章 东汉和西汉

第9章 东汉和西汉(2/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剑神尊 无限之菊花惨烂 血河老祖异界游 三国志十一之一方霸主 化身修仙 我是高富帅 异界之御魂枭雄 全金属魔法狂澜 大凶之主 灵武风云

摊主好似并不在意,随便说了个三千元的价格,又招呼起了其它客人。但李云飞在旁边看的仔细,那个摊主其实在用余光盯着郑晓丽,显然对郑晓丽玩的把戏心知肚明。

郑晓丽满心欢喜的叫李云飞过来,帮着她看看这小罐如何?其实在她心里早就认定李云飞哪里懂得什么古玩,不过是壮壮她自己的底气罢了。但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李云飞将那个小罐拿起来没看两眼,就放了下来,斩钉截铁的道:“不用看了,这是假的!”

郑晓丽一愣,满脸的惊诧:“啊,你还懂古玩?”

李云飞将那小罐翻了过来,指着那一行字:西汉孝昭御制。呵呵笑道:“小丽姐,你看这年代,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郑晓丽疑惑的看了几眼,却搞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喃喃自语道:“西汉孝昭帝啊,难道有什么问题么?”

李云飞哭笑不得,只好点拨了两句:“你想想,这西汉两个字,可是要有了东汉,才能叫西汉的啊。我的小丽姐,就你这水平还来这里淘宝呢?甭把自个卖了就成。”

郑晓丽俏脸一红,将小罐放下,瞪了李云飞两眼,口中还不饶他:“就你能耐,有本事给我挑个礼物回去!”正要迈步离开,突然右脚碰到了一样东西,哎呀叫了出声:“老板,你这怎么摆了个花盆,差点拌我一跤。”

古玩行话大致可分为二类,一是俗语,二是术语。

俗语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

如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遇到新仿旧的货称之为“高老八”或“八爷”;对有些地摊货统称为“新加坡”,谐音“新假破”,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的好就是“高仿”,做的不好就是“判眼”。

民国之前仿旧的叫“老仿”现在仿旧的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而“拾麦子”、“捡漏子”则是指买者有眼而卖者不识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买了“高老八”叫“吃药”、“交学费”,懂行人买了“高老八”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假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假,殊不知有些货是游击队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印或学生复印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倒行”。

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倒行价“;如果漫天开价了,那就是“天价”,一件古玩喊到几万,甚至几百万,弄不清楚是不懂还是存心坑人。

以物换物是“打仗”,一批货物连好带孬一齐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扣,叫“打一”。

购货时如说“1块钱”就是1百元人民币;“10块钱”就是1千元,“1毛钱”即是10元。

术语行话即是专用语,一般变化不太大,有陶瓷方面的专用语,还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画等方面的专用语。

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贼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即是“新种”。老货无论出土还是传世,都有一层自然陈旧的光泽,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传世的东西叫“热坑”等等。由于术语行话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不是行家就难以掌握。?

目录
新书推荐: 与老板闪婚后的日常 我宫斗冠军,矜贵世子俯首称臣 又见山海 要她认错?乔小姐的白月光杀来了 我将异世界伪装成了游戏 赢了圣杯战争,结果这是虚树宇宙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贏家 华娱:从画心开始 斗罗绝世:只会炸环的我全是操作 认亲后,误入黑道家族成团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