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股份制改造(2/2)
“满仓!徐市长!你们好!”现任书记是原来的纪委书记刘永平,他和赵书记关系很密切,做事也很有正义感,对梁满仓也很好,所以,刚才一不小心坏了规矩,先喊了梁满仓,而后才叫徐副市长,在官场这是个忌讳,应该把官职高的人放在前面。
“刘书记,我和梁主任来厂子里协调一下国企改革的有关事宜。”徐立继副市长把来意说明一下。
“哦,我知道了,我们已经接到通知了,我把班子成员都聚集过来了,咱们直接去会议室吧。”
会议室内,曙光厂的领导全部都来了,企业改革是一件大事,大家也都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开场白很简单,梁满仓就把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及大致方案宣布一下,这些都是国企改革小组起草好的。
梁满仓的讲话刚刚结束,主管后勤的副厂长许立就说道:“这还叫什么企业?还要厂领导有什么用?要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用?”
“是嘛,都成了股东,这厂子不乱了套才怪!”
“就是,厂子现在经营的不错,市场也还可以,干嘛要乱改嘛。”
“把社会部门都分离出去,这不是故意丢掉包袱嘛,谁去这个工作?哪个愿意离开?”
一时间,大家都议论起来,但梁满仓听得出多数都是对股份制改革的不满。
“满仓,不,梁主任,你还是给大家再讲讲改革之后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吧。”刘书记摆一下手,大家都肃静下来,目光全部投向梁满仓,这目光里有太多的怀疑。
“各位领导,我对曙光厂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南方好多个省都在纷纷上马轮胎厂,独资的、合资的,都不少,这些新型的企业与我们相比,大家说说看,会有什么优势?”梁满仓没白当教委主任,听过几次课,也学出了个教师样,先设置了一个疑问。
“设备更新呗,人家是新企业,肯定设备要比咱们好。”
“资金可能要比咱们充足,他们背后都有国外大企业支撑。”
“没有社会层次包袱,没有大量的退休职工,没有复杂的外围人员,投入会少很多,可集中资金搞建设!”总工程师杜总想想后说道。
他的话,令大家纷纷点头。
梁满仓笑了:“我觉得这些就够了,咱们再不改革,这些优势就会把我们挤垮,所以,我们必须上市吸引社会资金,必须分离社会非生产主产品单位,把资金使用最大化。”
“讲得是不错,但是运作起来恐怕会是很难。”刘书记不无担心,“所有职工对曙光厂都有着深刻的感情,把他们分离出去,从感情上难以行得通。”
“嗯,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大家要做好宣传,不要急,要稳步进行。”梁满仓接过话题,“就像种地,拔苗助长肯定不行。”
这一个会开了好长时间,成立了“股份制公司筹备小组”先做一些事务性工作,把需要上报的材料做好准备。
梁满仓没有留在曙光厂吃饭,他还有许多事要去做,他知道做股份分配会是一件很难的工作,他很可能因为这件事,成为一些人眼里的罪人,但是为了曙光厂的未来,得罪一些个人是无法避免的。他只能迎着困难前进,他无法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