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皇兄李弘翼(2/2)
李璟注目看了一眼,林仁肇那张年轻的面孔,讶异之余,不由摇了摇头,道:“林爱卿才干或许真的不错,但只怕难以服众,这样吧,老将军既然执意告老,那就暂时留在寿州吧。”
刘仁瞻眼见皇帝心意已下,只得喊道:“老臣遵旨。”
“好,老将军果然不愧为大唐肱骨之臣,即日起,老将军进晋为镇国公,同平章事。”李璟的这道旨意,下得并不突兀,朝中大臣也更是没有人反对。
这主要原因是朝中这些文官,心里都像明镜似的,那就是北周大军虽然这会退回去了,但指不定随时就会南下,而寿州作为边防第一镇,虽然权势大,但面临着随时丢命的可能。
所以这个时候,朝中两党人士,都选择了保持沉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要是反对的话,皇帝要是降旨,让他们去寿州驻守,那对于他们来说,玩笑无疑是开大了的。
“即日起,林仁肇进封为寿州防御使,组建镇淮军兼统军使一职。”
“谢陛下隆恩。”林仁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加封如此厚重,慌忙伏地而拜。
……
“除六皇子外,其余人都退下吧。”朝议结束之时,李璟再次看了眼李煜,扬声喊了一句,转身返回了内殿。
“皇兄,想必是母后惦记我了,我去看看母后,随后就到。”李煜看着皇兄那阴沉的脸色,苦笑一声,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一句,随即跟着去了后殿。
“儿臣叩见父皇。”在偏殿之中,李煜再次下跪拜道,对于古代动不动就跪地的行径,李煜着实有些反感,但现在却又不得不为之。
“从嘉,快快请起,过来让父皇好好看看。”李璟虽然皇帝当得不怎么样,但却还算一个好父亲,起码他没有杀过一个儿子,甚至连痛责都很少。
“好,好,果然是吾家麒麟儿。”李璟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李煜,虽然消瘦黑了不少,但却明显壮实的身板,还是十分欣慰的赞赏道。
“多谢父皇赞誉,儿臣身为人子,自当为父分忧,身为皇子,更当为国分忧。”李煜知道自己这个父亲,喜欢听好话,所以也就挑着好听的说道。
“哈哈……皇儿有此心境,父皇很欣慰,这次回京,就好生留在京中,陪陪你母后。”李璟大笑之余,说出的话,却让李煜直冒冷汗。
“父皇,淮南现今乃多事之秋,儿臣身为楚泰各州防御使,理应镇守边关,为国家出力,岂能留在京城享受,这样岂不让边疆士卒寒心?”李煜慌忙拜倒在地,一副决绝的表情。
李煜注视着李煜好一会,眉头微皱道:“从嘉,你变了。”
李煜心下一惊,只得咬牙道:“父皇,儿臣是变了,但对父皇的孝心没变;儿臣也不愿意留在京中,看皇兄与皇叔的争斗,不管他们谁胜谁败,儿臣都心酸难受,因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父皇,儿臣没有其他心愿,一愿父皇母后身体安康,二愿我大唐世代昌盛,若此心愿得了,儿臣纵使战死沙场,无憾亦!”
李璟看着一脸慷慨之色的儿子,长叹一声,伸手把李煜扶了起来,道:“去看你母后吧,你想走就走吧。”
“儿臣告退。”李煜得到这个答复,心下总算松了口气。
李璟望着李煜离去的背影,脑海中不由思虑起,关于自己的长子,以及皇太弟之间问题来了。以前他一直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但现在他才发现,这个问题不是自己想回避就能回避的。
但他却依旧有些犹豫不决,原因是他曾经当众对着自己死去的父皇灵柩发过誓言,要兄终弟及,若现在违背誓言,免去李景遂皇太弟的储君之位,他着实有些不安。
另外在李璟的心里,其实也不喜欢自己那个皇长子,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像个赳赳武夫,一点不像自己。
左思右想之下,李璟仍然没法做出决定,无奈之下,他只得又把这个问题挂了起来,这就是李璟的性格,总是那么优柔寡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