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唐山钢铁厂(1/2)
渤海化工点点滴滴的成绩,对唐山各类实业是一个不小的震动,特别是精盐的行销过程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种震动,既包括了各路盐商,亦包括同在体系内的其余实业。开平之后,唐山第二大的公司便应该是唐山钢铁了。
作为赵衡产业集中的直接后果,唐山钢铁一下子就将各处兵工厂集中而来的炼钢炉给建设了起来。滦县、迁安等地本来铁矿就多,再加上开平附近的石灰石、开平自身的焦炭供应,各种条件凑在一块儿,唐钢居然是大清自然条件最好、结构最科学的钢铁企业。虽然有七拼八凑的嫌疑,但在多方捏合下,居然能营建起轰轰烈烈的场面来,两人分工极其明确:李维格专注于技术与工艺,各类生产设施有条不紊地安装、调试;梁士诒专注于内部管理,他的洋务才能亦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管理过先锋营之后,他对管理上千人的厂子亦大有心得。各地的刺头在来之前已经被梳理了一遍,来了之后又让梁士诒狠狠修理了一遍,他可是见识过赵衡在先锋营的各类方法,总觉得两者间是互通的。
等到了各方面趋于完善、唐山钢铁厂走上正轨的时候,李维格居然认为,唐山钢铁技术成熟(不算先进)、管理科学,虽然规模比不上张南皮在湖北搞的烂摊子,但内涵远远强过。根据粗略估算,今年如果不出意外,唐钢可以炼成四千吨以上的钢铁,这在洋人眼里或许只是个笑话,但在大清却是了不起的数字了,汉阳铁厂规模宏大,号称东亚第一钢铁厂,一年也不过就是万把吨的钢铁,而且其中八成以上还是质量不合格、卖不出去的东西。他原本已被内定为汉阳厂的总翻译,突然被抽调北上还有点不适应,本能地有所抗拒,只是等到了以后才发现,唐钢目前的局面居然远远强于汉阳。
他不止一次地对梁士诒道:“燕孙兄,真没想到,我们两个居然就把唐钢给折腾起来了,想都没想到啊。”
梁士诒也是大笑:“来之前我还在国史馆坐冷板凳,钢铁厂忙是忙了点,不过看着前途远大,真心高兴啊。”
唐钢事权专一,无论经营还是管理,两人都能够切实担当起责任来且无任何掣肘,李维格有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张之洞对汉阳厂的横加干涉,便道:“难得荣中堂对唐钢如此放手,要是汉阳厂也能如此,岂会是胡乱折腾的局面?”
“荣中堂非常人行非常事,自然不是香帅可比,不过,功劳全归于荣中堂也偏颇了些……”梁士诒喝水不忘掘井人,当下将赵衡提出的有关产业集中与人员任命大大说了一通。
等听到开平、唐钢、北洋局、唐山机器厂、渤海化工等各大实业前后都是赵衡的策划手笔之后,李维格震惊地无以复加:“《列强战略》我也看过,原先总以为不过是纸上谈兵,现在看来,倒是我们太过于肤浅了,光是产业集中一条,就将三十年洋务的成就甩开几条街了。更为难得的是,条条款款居然是一个不过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所提出来的,国家何其幸甚?”
梁士诒点点头,换了个话题问道:“今日试制可有把握?”
唐钢在捏合成形后,各类产品已经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不但钢坯、结构件等供不应求,就是炮钢亦有能供应江南局所需,不过李维格对此好不满足,他将目光瞅准了当下市场上最走俏的铁轨,只要能生产出合格的铁轨,唐钢就能抓住市场的机会而立于不败之地。汉阳厂虽然目标一直瞄准铁轨,也试制了两三年,但一直质量不过关,钢质脆、易断裂,张南皮虽然动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广,但质量不过关的东西别人如何敢用?更不必说在人命关天的铁路上。
“燕孙兄,成与不成,就看最新一锅的钢水了。”
梁士诒点点头,这两个多月没日没夜的煎熬,就为的是今天。在此之前,李维格已用马丁炉试着冶炼了好几炉,质量总体是越来越进步了,但距离高品质的钢轨标准总还差那么一点火候,虽然比起汉阳铁厂的强多了,但李维格目标已经瞄准进口钢轨,自然没有沾沾自喜的感觉,反而觉得压力很大,两眼都煎熬得通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