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现世报来了(2/2)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气氛极其融洽,压根就看不出是初次会面的景象,到了这会儿,郑明涛也不想再和赵衡开玩笑了,直接挑明道:“北洋局烂了很多年了,甲午以后每况愈下,我三年前接收了这副烂摊子,只能苦苦维持,如何扭转乾坤,很想听赵大人的高见。”
“毒蛇噬手,壮士断腕,干大事非有魄力不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才能大立。北洋局的局面,郑大人不是想不到,而是顾虑太多,没胆子去做。”
赵衡上来说话就很不客气,听得其他几人大皱眉头,郑明涛却若有所思,“你说说看。”
“郑大人经营洋务出身,我不信局里人浮于事、管理不善、亏损累累的情形看不到。但看到了不一定能纠正,想明白了不一定有办法调整,因为很多不合理的事情,你既无力改变,也不愿改变。往轻了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往重了说,叫做投鼠忌器,大人的格局不就是这样么?”赵衡道,“我一个局外人都能看出对冲核销制是最不合理的,大人莫非不懂?”
年轻人还真是厉害!一眼就看出了最大的症结所在。这是郑明涛心头涌起的第一感觉,若说他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的庸官,自然是大大冤枉了他,事实上,他来之前的雄心壮志可一点都不少,可李鸿章失势,北洋派在朝中没有了奥援,北洋局也就颓废成了眼下这个局面。
赵衡抿了口酒,继续说道:“对冲核销,其实本不是一个坏主意——计算简便,销账快速,核账全面,坏就坏在人的私心上。当然,不全是北洋局的错,户部的贪官污吏,军队的贪腐将领谁都将核销当做是大捞一笔的好机会。三十年来,北洋局累计投入白银两千多万两,这是个什么数目?再买一支北洋水师都足够了……”
不怕算账,就怕细算。郑明涛虽然资历比凌天锡略逊一筹,也在北洋呆了多年,自然知道北洋水师的实际身价:北洋包括各色军舰、炮弹、维护、保养、修理乃至于外聘洋人教官在内的所有花销,才堪堪两千余万——这还是掺了水的。同样是这么一大笔钱,北洋机器局三十年来造出了什么东西么?不就一点儿火药、枪弹、炮弹么,连火炮也造不出一门。这点儿东西若全部外购,只怕都不用五百万两。
他讪讪地说不出来,其他几个本来对赵衡口气如此之大还颇有微词,但一听这个数目,质疑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大清确实实打实掏出了二千多万的银子,但至少有四成到一半进了相关众人的腰包,平日里谁没有得过好处?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住的、拿的,都是局子里开销,若说还有一点良心,那就是还想着尽可能把事情管好一点,把枪弹、炮弹、火药的质量再提升一点。要想一点不**,还真不是北洋的作风,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郑明涛大概听凌天锡说起过赵衡为了先锋营自己办采购、贴银子的事情,当下面红耳赤,接不上话,好半天才挤出一句,“既如此,文远兄何以教我?”
若是论辈分,郑明涛算是赵衡叔叔辈的人物了,可对方一口一个“文远兄”叫得亲热,他也有点儿内疚——银子嘛,谁不喜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拿卡要,怎么算得上大清官员呢?
他沉住气,问道:“郑大人是真想搞好?”
“当然!”
“不怕得罪人?”
“这个……”郑明涛想了半天,咬着牙道,“不怕。”
“没说真话。”赵衡戏谑地说道,“不诚恳,不诚实,不诚心。”
三个“不诚”,说得郑明涛那张老脸涨得通红,想发作又硬生生地忍住,焦躁地吃不下菜,在雅间里走来走去,旁边几个目瞪口呆地看他,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气定神闲的郑大人今日居然如此失态。赵衡暗笑,你下午挤兑我爽吧,现在也还你几句,这就叫现世报!
踱了五六个来回,郑明涛终于绷不住劲,颓然地一屁股坐下来,叹息道:“说不怕那是假的,若是李中堂在,我当然谁都不怕,眼下却是千难万难。不然,何用你说,我老早就动手了。”
“肯说实话就是好官啊。”赵衡微微一笑,附在郑明涛耳边,悄悄说了几句。
其他几个竖起耳朵没听见分毫,只见郑明涛脸色变了又变,涌出极其古怪的神情,好半天后猛然一拍桌子,所有的杯子都被震了起来:“***,真想不到这样才行,我怎么就没想通呢?当真是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