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第二批军火(2/2)
“不,只能5%,再多我拿不出来。”
“我们等一下再讨论这个问题。”老威廉好奇地问道,“我很奇怪,我并没有听到贵国哪支部队要扩充或者大规模引入德国武器的传闻。”
洋行对军界动态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各种消息也见机的早,特别是各类军火掮客早就将清廷揣摩得一清二楚,老威廉说这句话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不过赵衡下一句话就让他目瞪口呆了。
“确实没有,不过很快就会有了。”赵衡微微一笑,“是我的部队需要扩编。我的部队将在四个月后参加会操,这个消息您肯定掌握了。根据会操表现,荣中堂将扩大部队编制,届时就会产生这个需求。”
赵衡心想,通过开平一事,每月日常费已基本安排妥帖,就差军械采购费,正好刚毅也差不多会查办到一大笔银子,凭借练兵的表现,再与荣禄磨一下嘴皮子,扩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荣禄前几次也流露出了有关意向。当然,这纯粹是一场赌博,赌的就是自己练兵的才能与荣禄的态度。他早已近距离观察过中军其他营头,军列、军纪水平连大学生军训都比不上,否则他怎么敢夸口前五之数?
老威廉感觉自己心跳在猛然加速:这还真是个胆大妄为的家伙,政府什么决定都还没有做出,他已开始折腾起来。他哪里来那么大的信心?不过他又不得不承认赵衡此举的前瞻性,真要等到扩大编制后再决定采购就太晚了,用中国人的话说,那真是黄花菜都凉了。站在这个立场,当然可以理解赵衡的迫切性。
赵衡很紧张等着老威廉表态,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赌博:离庚子国变不到一年了,如果按部就班下军火订单,只怕运抵中国的时候战争已迫在眉睫,哪怕有银子德国人也不见得会履约。而要改变战局,没有切实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部队和军火又万万不行的,这段日子他反复斟酌了许久,决定还是铤而走险。至于会不会从钢丝上掉下来,他已别无选择。一想起那场浩劫,他的心都会随之而抽搐,个人成败得失与民族命运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哪怕不成,横竖就亏了五万两银子。
“我很欣赏你的态度。赵,你是我见过的,中国人中最富有进取精神的人物。”
“或者,您干脆一点,直接说我生来就是个冒险分子好了。”赵衡夸张地笑着,“这五万两银子可是我的全部积蓄,而不是政府公费,我比您更不愿意冒险。但这笔军火对我实在太重要,我迫切地需要他们,所以只能铤而走险。您在中国这么多年,应该能明白一个军人的地位是和他的军队联系在一起的,而我的军队没有这批军火不行。当然,您放心,相关手续和证照我都会事先办妥的,我胆子还没有大到这个程度,敢于去尝试走私。”
赵衡用手做了个劈脑袋的手势:“那样我会直接被‘咔嚓’的。”
“可是,这不太符合本行的规矩啊。”老威廉不怀疑赵衡的可靠,他只怀疑赵衡能否将这笔资金顺利地申请下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军火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德国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军火。
“您不必执著于定金这个字眼,您方才不是也说,青岛军火快见底了么,正常情况下进行补库也是非常正常的,这5%是我为新合同交付的诚意金,说明诚意再恰当不过了。”拿不出更多钱的赵衡只能发挥所长,极力忽悠老威廉。
这倒是一个办法,这真是个有趣的家伙,联想起上次当着罗莎面能胡诌凌云楠回话的故事,老威廉笑了起来。
“我需要再考虑一下。”
真是头狡猾的老狐狸,看来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个性啊。赵衡从怀中掏出一份图纸:“我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工兵铲,对军队极有帮助,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一份图纸,并希望在贵国申请专利。我愿意将这份专利将来收益的10%无偿赠送给您,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您在合同方面予以通融。”
老威廉接过图纸一看,立刻被有关细节和功能说明给迷住了,凭他的商人直觉和这么多年军火贩卖的悟性,他察觉到这份图纸应该大有用处。如果是别的人,他说不定还要故意贬低一下,但赵衡显然是行家,说这种话没有意思,也可能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他眯起眼睛,伸出三个手指头,“30%怎么样?”
“您不愧是一个精明的犹太人。”赵衡半是讽刺、半是恭维地说道。
“我可是担了很大的风险啊。”老威廉一脸无辜。
“行吧,看着罗莎小姐的面子上,就这样成交了。”签完意向合同后,赵衡眨眨眼睛,“一会我想拜见她,上次我答应送她一份礼物的,能帮我引见一下么?我可不想被莱因哈特管家撕成碎片。”
“这个……”老威廉踌躇了半天,还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