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马屁大忽悠(2/2)
这话怎么听上去有点颠倒的模样?荣禄也愣了,问道:“此话何解?”
“中堂为赵衡所上的折子用意深远、老成谋国,将来史书必大书而特书,其间维护之意,天下共闻。”
樊增祥暗笑,中堂不过就是一份保举折子,再是寻常不过,这些年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何就成了泼天的大事?年轻人拍马屁不是错,但拍得太大便成了过犹不及,反而不美。
荣禄的脸色有点阴沉不定:“即便如此,也是老夫成就与你,而不是相反。”
赵衡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答道:“外界指责卑职勾连外人,欲行不轨,虽是欲加之罪,但并非无中生有。中堂明着是器重我赵衡,实则维护了国家体面,有大功于社稷。只是,若无赵衡与洋人牵连,中堂有何处可放矢呢?”
“老夫怎么就没看出来?”
“不知中堂以为,若无中堂保举,单凭窦纳乐公使抗议,刑部会释放我不?”
“不错……”荣禄点点头,“老夫即便不出手,最后当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你小子免不了还要多吃几天牢饭。”
“正是此理。”赵衡抓住机会道,“如果那样,便是我大清迫于洋人压力而不得不放。洋人此举,实属干涉我国内政,与国际公法大为背道而驰。中堂出手,变不得不放为主动释放且放后重用。同样是放,一个是因洋人干涉而不得不为的被动之举,一个是因国家枢臣识才用才而行的主动之举。如此维护体制,保全体面,衡窃为中堂贺,中堂高风亮节,天下共仰,威望愈进一步矣!”
樊增祥百感交集:这话真是说的绝了!只差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刚才那局,明明是个死局,却偏偏让他走活了,海外子民怎么就能生出这一号人物呢?
荣禄起先也是迷惑,明白过来后哈哈大笑:“文远啊文远,汝上次以康党戏弄老夫,这次又在面前逞口舌之快,堪称犀利,不让你去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交涉,真是可惜了。”
“不去!”赵衡斩钉截铁,“衡一身本事,他人既不能用也不敢用,唯在中堂麾下,才能有展露身手的余地。若中堂不用,天下何人能用?难不成宇内之臣还有及得上中堂的?”
这番忠心真是表白得梆梆响,连樊增祥都忍不住要拍案叫好——这真是年方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这份马屁功夫不管放到哪都是一等一的,单就说话办事间这股与年龄不相配的老成,更是让人赞赏。
“好了好了,不必再吹捧老夫了。”荣禄的老脸居然也有了一丝难得的潮红,笑道,“你既有此心,老夫也大感欣慰,不枉我一番拔擢之意。樊大人今后是你直属上官,你务必谦虚谨慎,万不可恃宠而骄,否则我也保你不得。”
樊增祥知道是自己出来打圆场的时候了,忙道:“中堂言重了,文远为人谨慎、年轻有为,对中堂最是忠心不过。万一有什么疏忽,我也会及时提醒他,不至于误了中堂大事。”
既然是当成心腹,荣禄很有几句心里话要说:“实不相瞒,老夫最近颇有一桩棘手之事,想来想去,找不到好办法,今日既然嘉父、文远俱在,不妨帮老夫参谋一番。”
“军机之中,刚子良咄咄逼人,每日揪老夫细微短处不放,大肆聒噪,太后虽然圣明,但话听多了,未免亦会疑心,如何是好?”荣禄将问题全盘托出,静静听着两人的回话。
这是樊增祥早几天便接到的任务,他回去想了好几天,隐隐约约有个思路,但没有完全定型,他此刻也不说,单凭赵衡表态。
刚毅在政治上未有缺点,立场极稳,为人亦是清廉,无贪腐污点好抓,就像一只浑身是刺的豪猪,令人无从下口。要扳倒此人着实不易,不过既然荣禄第一次考校,无论如何都不能显得自己无能,更何况此次下狱也有刚毅的影子,此仇不报非君子,赵衡脑筋急转,寻求良策。
“有了。”他一拍大腿,“衡有上中下三策,愿为中堂谋之。”
“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