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平江北 第210章 决战前夕(2/2)
代善知道不能让自己的士兵继续的这样在乱下去,要不然的话这次就真的要失败了同样的代善知道这次女真人若是失败了后的结果,明军能经受的起失败就是因为明朝有几乎无限的兵员,但是女真人就不一样的,女真人总共也就是二三十万的人口这七八万的兵力基本上就是女真人所能动员的全部的兵力了,若是这次失败了那么就相当于女真人又回到了那样一个一开始任人欺凌的小部落,甚至还不如
可以说女真人兴起就是辽东汉民族的血泪史,现在的教科书上大量的美化了当年女真人在辽东的残暴的岁月,首先女真人在辽东推行所谓的剃发易俗女真族与广大汉族在发式上有很明显的差别汉族蓄满发,女真族留辫发努尔哈赤把汉族改变发式、剃去头发作为其归降后金的标志,因此,他每攻占一个汉族聚居的地方,就下令汉族“剃发”,即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依照女真族(满族)的习俗削发垂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袭破抚顺不仅李永芳剃发投降而且“抚顺被虏军丁八百余人,又尽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这里指代剃发)为夷……”努尔哈赤从攻占抚顺开始的改变汉族人民发式、污辱汉族人民民族尊严的举措,随着他攻占的辽东地区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和升级
其次还大量的强迫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离开自己生活的土地努尔哈赤占据辽河东西广大汉民居住区域后,为了加强对广大汉民的严密控制,防止他们借助地理优势密谋造反或者结伙逃亡可以说是瞎折腾般地大批大量地迁徙辽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次,小规模零星迁移则始终不断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十一月十八rì,努尔哈赤命令“和硕阿敏贝勒率兵五千去镇江”执行强制搬迁令,命令凤凰城的游击,把镇江、汤山、宽奠、镇东堡、镇西堡等地属下的小村的堡民,都强制迁移到萨尔浒为了强使人民搬迁,努尔哈赤还命令以孤山为边界,把在那以南的房屋全部放火烧掉这次强制迁徙显然是针对同年七、八月镇江人民的武装暴动而采取的残酷报复措施当时正是隆冬时节,被迁移的汉人携妻带子,艰难跋涉,其受苦受难之深不难想象
第三努尔哈赤对辽东汉区的征服,总是伴随着烧、杀、抢、掠,后金军每到一地,总是大肆杀人,放火烧毁房屋,抢掠汉区的官、私财物,充分暴露出后金女真贵族残酷野蛮的一面
开原、铁岭是辽东的重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金军于六月攻陷开原,七月攻占铁岭后,在这两个城市中,大肆屠杀汉民,疯狂掠夺财物,他们在开原杀掠军民数万人,《明实录》说:“杀掠士民男妇大约不下十万余口”在铁岭杀掠军民达二万多人在被杀掠的人中,职业军人只占少数,大多数是和平居民数以万计的和平汉族居民被屠杀显然是与后金军放火、jiānyín、抢掠联系在一起的后金军对开原的掠夺成为当时一个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开原是一座古城,在完颜金统治北中国时,开原是“古之黄龙府”;元朝的时候,它是所谓上都,“城大而民众,物力颇饶”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攻占开原后,住在城中,“用我(指明朝)牛马车辆运金钱财货,数rì未尽,何止数百万”辽东经略熊廷弼在《舶巨襄愍公集》卷三中也作了大体相似的记载,可见此事不虚这些价值“何止数百万”的“金钱财货”显然是后金军使用各种手段从开原掠夺而来为了向后金运送这些战利晶,努尔哈赤调动后金和当时开原的运输能力,运输了五六天,还是运输不完,后金军对开原的抢掠之惨可想而知了他们在残酷地抢掠了开原城后,返回时又“放火烧了房屋、衙门、楼、台”,在开原再也没什么可抢掠的情况下,他们放火把开原烧成废墟
第四女真人与汉人同住、同食、同耕看起来这条并不是很差的,但是实际上呢?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军接连攻克沈阳和辽阳以后,为了巩固对辽沈一带的统治后金当局急需把建州地区的女真民户迁入辽沈地区,为此努尔哈赤下令女真民户大规模地向西迁移从十一月到十二月,建州的女真民户迁进了辽沈地区为了妥善安置这些后迁进的女真民户,努尔哈赤采取了极其严重损害辽民利益的办法,那就是实行女真与汉人合住同食共耕的办法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二十二rì努尔哈赤下达汗谕,规定了女真与汉人合住同食共耕的具体办法,说:“前曾谕令诸申人(女真人)、汉人同居一屯,粮则共食,共以草料喂养牲畜诸申人不得欺压汉人,勿得掠夺汉人诸物倘如抢夺侵害,汉人来诉,则治罪汉人尔等亦勿得无中生有捏造浮言倘捏造浮言经双方事主当面对质确系伪造,则从重治罪也……诸申汉人不得糜费或买卖粮谷,倘知有买卖者等,则必治罪开粮窖时,诸申、汉人合开汉人、诸申每月每口给粮汉斗四升”
这条汗谕中所说的“诸申人、汉人同居一屯”,并不是实情实际情况应是“合居一房”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五rì,努尔哈赤下达的另一条汗谕说的才是实情:“曾命诸申、汉人合居、同住、同食、同耕今闻诸申人命同居之汉人赶其牛车输运粮草并苛取诸物等语该汉人岂给尔为奴耶?只因由地方迁来,无住舍、食粮、耕田故令合居也嗣后,诸申、汉人除房舍同居、粮米计口同食外,诸申、汉人各自所得之田,以各自之牛耕种,诸申人若违此谕,欺凌侵害汉人,则汉人可执之前来告于法司汉人也不可因降此谕,肆意诬枉诸申人,尔等皆为一汗之民也”
这就是努尔哈赤发明创造的女真、汉民合住、同食、共耕的怪异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质,就是汉民供养女真,女真监管汉民,该政策造成的结果势必是汉民的房屋、土地被女真人强占,粮食被女真人掠夺,人身受污辱,妻女被jiānyín
五、清查辽民的粮食努尔哈赤执掌后金政权时期,“粮食不足”始终是努尔哈赤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后金的统治区域粮食贵到每升值银一两努尔哈赤不反思自己的农业政策和农村政策,不从增加农业产出着眼,反而在限制消费上打主意,如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二十二rì汗谕规定:“汉人、诸申每月每口给粮汉斗四升”尽管这样做了,但仍然解决不了辽东的粮荒,辽东汉民因为缺少粮食,饿死的人很多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粮食问题,努尔哈赤于天启元年(1621年)十二月初一,又命令汉人如实报告存储的粮食的数量,并且实行按人口定量配给粮食的办法,具体的配给数量为:“按诸申的人口计算,一个月每人给四升粮”四升粮约合十六市斤即使这样压缩消费,仍然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初五rì,努尔哈赤命令大规模清查粮食,清查的范围为“金国辖区的大部分地方”努尔哈赤命令,清查过后,无粮之人皆收捕之,并将其男丁数、人口数,造册奏汗,以听汗令汉人的粮食皆称量之,并将石数造册,由所去之大臣掌之令诸申(女真)看守粮食同年三月二十rì,关于清查粮食还修改了划分有粮无粮的标准,努尔哈赤下达的汗谕规定:“一口有五斗粮者,即列有粮人之数内;一口有四斗粮者,若有牛驴,则列入有粮人之数内,若无牛驴,则为无粮之人”李林的《重译满文老档》卷61还有这样一句话:“要把(无粮)户带来,作为阿哈”努尔哈赤命令将“无粮的人”收为阿哈(奴隶)还算是客气的了,接着,在三月二十七rì努尔哈赤命令:“选派人员前往各处,杀光无粮之汉人”努尔哈赤以无粮为理由大肆屠杀无粮的汉人,充分显示出他血腥残暴的本xìng是对辽东社会生产力的残酷摧毁和破坏
第六条就是按户编庄,基本上这六条的内容全部的是针对辽东地区的汉人的,可以说汉人在辽东地区基本上就是女真人的奴隶,没有一点点的权利可以说简直就是会说话的奴隶,同时的剩下的汉人都是没有骨气的奴才
根据上面的六条罪可以说女真人在辽东地区基本上是残暴无比的,想想女真人推行这些政策依靠的是什么?依靠的就是女真人强悍的兵力,一旦是建奴没有了强悍的兵力的话那么辽东地区剩下的那些百姓们能放过这些刽子手吗?可以说建奴没有失败的机会,哪怕是一次失败那么建奴这个民族就真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听到了前线的消息之后顿时各个营地之中的建奴都算是震惊了他们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成为这个样子,原本还想作壁上观的那些人现在基本上算不都坐不住了,可以说这次基本上已经能关系到女真人兴衰存亡的命运了,他们自然是不能袖手旁观的
迅的皇太极的两黄旗,及努尔哈和朗及的两白旗,还有代善手下的两蓝旗的人基本上全部都是蜂拥而动,关系到了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贵族们能把自己的利益全部的放下来,至于说争斗?现在也是暂时的不能去管了毕竟失败了连自己的民族都没有还能不用什么地位了
一时间锦州城外的战场之上双方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人其中明军占有四万人的兵力,女真人的兵力现在一共是六万人,可以说女真人的兵力已经占据了上风,不过明军最大的依仗还是锦州城,六万人是现在建奴能调动的最多的兵力了,这已经是一个兵力的极限了
城上面的孙承祖现在也是一脸的震惊这个结果虽然孙承祖已经能勉强的想到的,但是毕竟现在决战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若是自己贸然的决战的话孙承祖真的不知道结果会是这么样子的,孙承祖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在这次战争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毕竟若是孙承祖担心自己的地位的话那么在之前建奴进攻的时候也不敢下令开炮了,孙承祖关系的是后面那些百姓们的安危
无疑现在的现实是相当的残酷的,面对着全副武装的建奴军队,明军现在从气势上已经输给了对方了,而且现在明军的队伍之中并没有火炮火枪之内的火器,大部分都还是冷兵器的军队,而且都还是步兵,面对着建奴的骑兵多多少少心中还是有一些的紧张的,不过幸好出城后已经带来了大车之类的东西,仓皇间也算是摆好了一个防御的阵型了
先前出城的那些士兵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撤了回来,只不过这些士兵从原来的几千人现在已经锐减到了一千人了,可以说这次算是上了元气了,但是能回来的这一千人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他们知道这次自己没有做孬种,以后自己的子子孙孙问起来的时候自己也有话说了
杨绛现在对于锦州城外面的局势还是一无所知,不过就算是杨绛知道了也无济于事,虽然杨绛是一个穿越人士,但是毕竟穿越人士也不是万能的,起码对于军事方面杨绛的造诣并不是很高的,若是让杨绛指挥那些小兵团的作战杨绛还能获胜的话那么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话那么杨绛基本上就是失败的结果
不过这次明军的军纪杨绛把握的就是不错,至今为止还是没有发生一起扰民事件的,不过也没有发生什么帮助老百姓的事情,不过总的来说对于现在的结果杨绛还是挺满意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毕竟一口是不能吃下去一个胖子的,事情还是要慢慢的来才行
下面的士兵虽然说对于杨绛给他们挑选的地方还是有一点点怨言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选择憋在了心中没有说出来,为什么?现在士兵们已经太累了,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一个休息的机会,自然士兵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倒头睡觉,甚至很多人连今天晚上的饭都没有吃
忽然间杨绛的帐门被荣德贵打开了,看到了杨绛帐篷之中还有灯亮着荣德贵就知道杨绛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睡觉的,不过荣德贵看到了杨绛还是微微的一愣,行军这么多天了就算是自己都有一点点的劳累的,杨绛现在却还像是一个没事人一样
其实荣德贵忽略了杨绛现在已经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不过荣德贵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可以说整个军营之中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有杨绛本人,岳芳还是马汉这三个人,别的人只知道当天杨绛大病了一场,至于说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是不知道的
“不知道荣总兵来到我这里为的什么事情?已经这么晚了为什么荣总兵还不去休息呢?”看到了荣德贵之后杨绛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书对这荣德贵微微的说道,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杨绛已经料到对方是绝对回来找自己兑现诺言的
“不瞒杨大人所说,这次我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白莲教的事情,现在可以说白莲教这次的起义已经是完全的失败了,就算是还剩下一点点的人那么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就像是杨大人曾经说过的那样白莲教能生活这么长的时间毕竟都是有群众基础的,希望杨大人能考虑一下末将说的话”看了看杨绛之后荣德贵对这杨绛微微的说道
“其实这件事情我早已经猜到了,不过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着急,不要紧张我并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毕竟白莲教起义的事情现在可以说还没有正式的过于,我的意思是等时机成熟了那么我就能说了,记住我并不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听到了荣德贵的话之后杨绛微微的对这荣德贵说道,就像是杨绛自己说的那样自己确实没有过河拆桥的意思,现在真的是时机不这么成熟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末将相信杨大人说的,时间不早了希望杨大人早点休息”看到了杨绛的眼睛之后荣德贵对这杨绛微微的说道,或者是相信杨绛的人品,荣德贵对于杨绛的话并没有怀疑,扭头出了杨绛的帐门
开学了,下个月的将会恢复到五千字,希望大家能谅解一下(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