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夜成名(下)(2/2)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经典之句,文人墨客无不咀嚼之后大为赞赏,一时间裴南季可谓风光无限,天下皆知。
裴南季的名字很快飘进各个达官贵族家里,成了茶余饭后最热的话题,不亚于他那次尿了裤子的热度,不过这次却是褒义。
最苦的莫过于经常与裴二公子混在一起的那几人,每日饭前必被家里奚落,平时都是在一起鬼混的,咋就混着混着混出了差距。看看人家裴二公子,能作出千古佳作,得到圣上赏识,看看你们混成了什么样了!
几日里裴南季不管进出府内,还是走上大街,总能引来众人的指指点点。小姑娘们更是娇笑着投来崇拜的目光,然后叽叽喳喳的议论不停。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了她们口中那个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的裴二公子了。
就连那天陪自己入京的车夫老黄和丫鬟巧儿,也是被其他家仆众星捧月般的围在中央,要求描述裴二公子大败京城才子的精彩场面。
这日天微微有些亮光,便听到“啪啪”的敲门声,声音急促似有什么急事。
裴南季从睡梦中被吵醒,颇有些不快,他披了件外套打开房门,只见屋外站着两人,是郑呈一和蒋玉和。此时正下着小雪,不时伴有寒风刮来,两人被冻的脸色发青直打哆嗦,但看得出来,他们有什么喜事,满脸的激动。
“进屋吧,怎么着,那边成功了?”
“是的……是的,二公子真是神机妙算啊。”郑呈一抹了把鼻涕擦在鞋底,高兴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着两人兴奋的表情,裴南季笑着摇摇头:“两位在军中怎么也是统领百骑的骁骑尉,怎么激动的像个孩子似的。”
两人略显尴尬,蒋玉和颇为认真的说道:“裴公子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意味着南峪国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可能有救了,怎能不激动呢?”
裴南季本想说什么,但不想打击两位,穿了几件厚衣服起身道:“那咱们一同过去看看?”
“正等公子这句话呢,马车早已经备好了。”
一出城外,郑呈一便驾车如飞,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五十里之外,此时已是武陵城的郊外,前方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门口有重兵把守。
马车进了院子便停了下来,这个院子非常的宽敞,中间有一座非常大的青砖瓦房,旁边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瓦房周围有数十根腰粗的大柱子,每个柱子上边摆放着一面硕大的铜镜。
猛的一看这瓦房像极了后代的生产车间,与这个年代的建筑格格不入。待郑呈一推开一道厚重的木门之后,入眼的是一排排笔直的田地,仔细一看土壤之中竟然隐有小绿芽冒了出来。
田地下边是一排排的土坑,两侧顶端各有一个大泥窑正生着碳火,热气沿土坑冒了出来。而四周的砖墙上,每约三四十步便有一个通风窗口,窗口上有铜镜反射的晨光照了进来。
“二公子,果然如你所言,不出半月绿芽已经长了出来了,再过四个月便可开花结果,到时候士兵的粮食问题就能得到初步缓解。若这个能大范围的推广开来,南峪国就再也不会担心粮食的问题了,那时我看哪个国家敢与我们为敌!”蒋玉和激动的说道。
裴南季蹲下身来看着地上的小绿芽心中有喜有忧。这里种植的可是红薯,这个世界还未出现的东西。这个东西若真的能推广开来,那足可改变世界格局,到时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然而对于郑呈一和蒋玉和来说,他们并未意识到其中潜藏的风险,们只知道这个东西能吃,而且很好吃,如果能大量种植,便可以救数十万边疆士兵的性命。
红薯本是自己在昆吾山的一处灌木丛中发现的,当时十分震惊。红薯广种耐瘠,对土壤的要求很低,适应性极强,且产量高,收货季节短,生熟可食,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这完全就是救苦救难的一个宝贝。
裴南季曾记得明朝之时,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而有一个人叫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才得已偷渡回国,足见这东西的珍贵。
于是他一时兴起取了几株回家培养,没想到却成功了,而且还开花结了果。后来又在各种动物身上做了实验,充分证明可以食用,便有了大量种植的念头。
“那个……裴二公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蒋玉和看到裴南季脸上的激动之色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眉头微皱,露出担忧,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
“要我说实话吗?”
两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心中不免紧张了起来,生怕二公子回复他们的是一个否定答案,那两年的心血不仅白费,而且心中所有幻想都将随之破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