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换数学老师了(1/2)
“你们听说了嘛,罗老师好像调走了。”张浩刚到寝室就听到室友们在议论着什么。
“囊个可能嘛,这都高三了,还换老师,不现实,不现实。”张浩放下书包,插话道。
他们口中的罗老师是他们的数学老师。怎么形容他呢?两个字:好玩。他上课的时候如果发现同学们精神状态不好,听课效率不高的话,他就会停止讲课,用教室里的任意一样东西编出一个笑话来,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见同学们状态好一些后才又开始讲课。
而且他上课有一个不同于其他老师的特点。他上课不擦黑板,一节课最多只讲一面黑板的内容,讲完粉笔潇洒的一扔转身便离开教室,到办公室坐一会儿,喝一杯茶。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消化他这节课讲的内容。临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又回到教室问问同学们听懂没有,将他们没听懂的题挑出来操着他那特别好玩的方言又讲一遍,然后下课。
如果还听不懂的话,下节课又会花几分钟的时间再讲一遍,直到保证全班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听懂为止。
而且他上课总是挑难度适中,偏简单的题来重点讲,而那种难度较大的题只是粗略的理一下解题过程,如果你听不懂,而又很想弄明白就自己下课了去办公室和他探讨。
不得不说他的这种方法在这样一个普通而且数学基础较差的班级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高一的时候人均数学成绩只有四十几分,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平均分已经涨到了七十几分。每个同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数学的基础都打的特别牢固,每个人都基本可以保证简单的题会做,中等的题能写,偏难的题能动笔。
他要求每个同学选择题前三题,填空第一题必须做对,大题求概率必须对,其他题不准留空白,否则就要吃干笋子炒肉(用竹棍打手心。)。
虽然说张浩们班数学尖子生不多,但每个同学基础都不错。这样的数学老师对于他们这些数学差的人来说就是福星,所以同学们对于罗老师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
张浩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刚进高中的时候他的数学只能考三十几分。张浩甚至连基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十字相乘方法都不会,更不要提数列,函数这些知识了。
高一上一学期下来依旧没什么改观。近乎绝望的张浩对数学是彻底失去了信心。幸好,他先是碰上了周雅涵这个好同桌鼓励他,支持他十分耐心的给他讲题,又遇上罗老师这样一个好的数学老师,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就在刚刚结束的高二下册期末考试上,他的数学竟然一下子考到了一百二十七分,这是他两年前所不敢想象的。
所以当听到数学老师被调走后他是一万个不相信,但下午班主任证实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