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露峥嵘(2/2)
马自得毫不客气的指挥何子谦:
“这五百人设为辎重营,我亲自统领,子谦兄作为参军,咱们先把吃的解决好,军士吃好了,士气就上来了。
从军前的渔民站前排,我要组建捕鱼队。”
马自得看了看面前的一票人,一共四十五个。湖广多水,看来渔民还是挺多的。
他吩咐道:“恭喜诸位升官了!诸位就是小旗官,每人到后面挑十个人,成一个小旗。
今天出营捕鱼。不管用什么办法,缺东西跟何参军要。
这里附近靠近耒水,河岔子多,能捕多少靠各位的造化了。
捕获的鱼,各小旗留两成,卖给我或者自己吃都可以。
前五名的小旗升为百户,第一名作为我的副手,另外还有封赏。”
各位渔民沸腾了,还有这种好事?打鱼还是升官。急忙闹哄哄的挑人。
挑完了还有五个半大小子,一看就是挑剩的歪瓜裂枣。五个家伙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破破烂烂的军服穿在身上摇摇欲坠。
马自得计上心来,大手一挥:“你们五个小子跟我和何参军一队。”
何子谦的眼珠子都掉下来了。他是何腾蛟的手把手教出来的,早早考了个秀才的功名,一向信奉君子远庖厨,哪里想得到搞这种贱业。
不过辎重营的大伙儿一听小公爷也要下场,士气高涨,嗡嗡的各自商量策略了。
何子谦不傻,反应过来了,这是小公爷邀买人心哩。当即毫不含糊,大喊一声:“为小公爷效死!”
明白人还是挺多的,很快喊声齐整了:“为小公爷效死!为小公爷效死!”
马自得暗赞一声,读书人脑子就是活络,这个捧哏恰到好处。
马自得学后世领导的模样,双手往下按按,鼓足中气喊道:“为大明效死!”
吼完了口号,该干嘛干嘛了。何子谦忙的团团转,满足各路神仙的捕鱼大法。
营房不远的山坡下长满了大竹子。马自得喊上五个小子,每人抱一口腰刀出了营门,不一会儿,每人拖了三根大竹子回营。
马自得找到马世准,让他支援了两个木匠。没花多长时间,木匠带着五个小子做了七个大竹笼子。竹篓子是马自得设计的,长三尺,两头小,肚子大,一头儿做了个小门,活扣;另一头弄了个带倒刺的入口,特意在竹笼的外面留一个小圆环当把手。
马自得又打发俩小子去火头军那里要了些鸡鸭内脏。等到何子谦忙完,已经正午了,马自得招呼他每人扛一个竹笼,出了营房。
出不了二里地,耒水的一条大支流,黑黝黝的看上去有两三米深。马自得交代小子们把鸡鸭内脏分别放进竹笼,拿麻绳绑好小圆环,扔到河里。
何子谦看的一头雾水,权当陪小公爷玩了。
马自得趁等的功夫,跟五个小子聊了聊,原来都是战乱离散的孤儿,沿途被裹挟了,索性当兵吃粮了,至少饿不死。小的十二,大的十五,这特么还是孩子啊!
小的们连个名字都没有,都是旺财、狗蛋之类的小名儿,连姓啥都不知道。马自得撺掇何子谦给他们取个名。何子谦翻着白眼说,小公爷赐名得先赐姓啊。小马哥大手一挥,就行姓马吧。
何子谦给他们取名仁义礼智信,姓名中间加一个“知”,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知。
马自得不禁肃然,何子谦是寄托了自己的期盼,结束这弱肉强食的丛林乱世,重建华夏,让人们重新沐浴文明的光辉。
五个小子,现在是马知仁、马知义、马知信、马知礼、马知信,喜不自禁,跪下给马自得磕头:“谢小公爷赐姓名!”又对何子谦磕头道谢。
闹腾了一阵,差不多半个时辰,马自得觉得要起网了。
麻绳拉起啦,河水翻腾。乖乖,每个笼子有三四十斤鱼。这个时代没有过度捕捞一说,马自得来自未来的“高科技”捕鱼法,收获远超预期。七个笼子毛估估二百五十斤了。附近捕鱼的队伍闻赶过来,赞叹不已。
何子谦本来以为陪马自得瞎胡闹,表现下与民同乐而已,没想到真捞这么多鱼,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马自得让小的们把大一点的鱼开肠破肚去麟,内脏留着扔在笼子里,笼子照旧放在水里,生绳子记在岸边的杂树上做好记好,吩咐小的们傍晚再来拿。又派人回去喊火头军来拿鱼。
马世准闻信也赶来,七个人个把时辰捕了两百多斤鱼,这个太惊人了。按这个效率,军队全部都能加餐了。
回营的时候,全营都传开了。其他捕捞队也陆续回来了,少点三四十斤,多的也两百多斤。到了晚上,统计了下,一共捞了四千斤鱼。军营里一片欢腾,连几大军头儿也惊动了。
鄂国公摸着肚子说,“今晚全军吃鱼,一斤不留,老子不过啦!”
全军一片叫好,士气蹭蹭的飙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