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安水郡(2/2)
然老者却并未应下,他放下碗筷说到:“小住就不必了,此番前行有要事,耽误不得。今日与两位结下善缘,今日便也送两位善果罢。两位并非凡人,但心善而赤诚,定能得偿所愿。”他又看了苏彦昭一眼,正色道:“小姐所求并非难事,皆因前尘人情未了,有恩未报啊,若想求知此事,便往大庆寒山寺去罢。”言尽,老者的身影竟一点一点虚浮起来,最后消失不见,只留下一枚锦囊。
“苏小姐到了寒山寺,将这锦囊交与慧元住持,他自会知晓。”
苏彦昭收下锦囊,听到此处,她已全部忆起。三百年前她尚是一只幼狐,修为尚浅,误入皇家园林,被秋猎的皇宫贵族伤了心腹,险些一命呜呼。那伤她之人将她捉住,想叫她做成狐裘,被年幼的皇子救下,还替她疗了伤。
她苏彦昭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只是当时年幼,性子顽劣,倒真未放在心上。
如今三百年过去了,她又到哪里去寻恩公?当下竟也毫无头绪。
此事苏大山自是知晓,当时苏彦昭也曾陪伴那皇子几年,后来那皇宫动荡,那小皇子偷偷将她放生。苏彦昭回了家,倒也时常念起。只是三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幼年苏彦昭忘却也在情理之中。
苏大山知晓女儿的抱负,沉思半晌,令人备好行囊,小梨小离,此番怕真得要离别了。
知女莫若父,他了然女儿心中所想,拦是拦不住。女儿性子自由烂漫,应有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在这安水镇,做偏安一隅的金丝雀。
纵有不舍,此番也强忍泪水,小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他年迈了,只会拖累女儿,而这安水镇,也需要他的庇佑。
他苏大山一生从不作恶,女儿善良可爱,希望此行,彦昭一定平平安安,顺利归来。
苏彦昭已然决定了,明日便启程前往寒山寺。父女俩长谈了一番,互相叮嘱了许多,都不忍将不舍之情外露,徒增伤感。
今夜寒凉,月明星稀,苏家父女,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