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楔子(1/2)
?
燕国桐城。
开和十一年,六月初六。
大暑刚过,天气依然闷热的厉害。因此虽近正午,不管是热闹繁华的城镇,还是烟火气十足的乡野间,都鲜少看见有人在外边儿晃悠。
唯有树上的知了龟,还在歇斯底里的叫着。好像它们叫的声音越大,就能让旱了一个月的桐城下一场大雨似的。可是,除了让人们更加烦躁之外,似乎没有一丁点的作用。
开和十一年的大旱涉及的地区不仅仅是桐城周边,桐城往西是祁连县,祁连县再往西是盛产奇石的大石镇。而大石镇继续往西,则是世世代代负责给朝廷,不,是给前朝种植贡稻的金稻村。
这里,才是靠天吃饭的地方。
可是,早在百年前,金稻村这里能种庄稼的土地真没多少,加上四面环山,甚至于北边那百十亩地还是一片沼泽,加上雨水也格外多,很多农作物都种不了,村民都是出去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仅有的一百来亩有产出的田地,也大都在前朝某个退下来的将军名下。
十一年前,朝堂新立,百废待兴,不管是新走马上任的朝堂新秀亦或是前朝“招降”的官员,都急于做些什么来证明自己和王朝同进退,百姓倒是因此过了几年好日子。而金稻村这处“风水宝地”,自然也要有些成绩的。祁连县新县令大人在下乡劝课农桑时,和村北的那片沼泽地别上了苗头。
自掏腰包买来高产稻种,又亲自盯着着县衙上下和金稻村的青壮把这片沼泽地清理了出来,大半年后还真有了点儿动静,第一季产的稻米让金稻村的村民红了眼。
那稻米,竟丝毫不输他们拿心血浇灌出的贡米。
田地有了,为了鼓励村民精耕细作,也为了让辖下这片土地早点旧貌换新颜,京都大有后台的县令大人干脆上奏朝廷,把金稻村变成了给朝廷专供稻米的“皇庄”。一亩稻田一年两季,平均能得十两银。
十年的经营,金稻村也直接由周边最穷的村子,一跃成为大石镇最富有的村子。
随之变化的,是金稻村越发金贵的男娃娃们。
因为,只有过了十六岁的男丁能得两亩稻田。
所以,多生儿子是金稻村的头等大事。
村东的魏大江家,这会儿就处于喜和悲的中间。悲的是,魏家的魏老爷子去年没了,而魏大江年近三十,还没一个儿子。意味着今年他家没有男丁出生的话,现有的四亩田地得被里长收回去一半。
喜的是,今天有了变数。
“啊———”
“使劲儿啊!”
魏家小院西厢房里,魏大江的妻子林氏正躺在床上,高高凸起的肚皮还有屋里的人和声音,都在说明林氏正在生产。
发髻凌乱、汗水直流,紧紧抓着床单的双手,看得出来她很痛苦。因为,能不能在连着生了三个女儿后一举得男,就看这次了。
可是从昨儿个前半夜发动,一直到今儿晌午,西厢房里除了听见林氏时高时低的痛呼声外,没等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魏大江想凑过去看看,可是,魏老太太王氏再三叮嘱不让儿子离产房太近,因为不吉利。
他也只能在院子里一圈一圈的绕着,所以在看到堂厅正往外不停张望着的三个女儿时,越发没了耐心。
“滚!”
魏家三个女娃被爹爹的怒吼吓到,但她们更心急产房里的娘亲。便贴着墙根,趁着魏大江没注意,一点一点的挪到了紧挨着西屋的柴房里,希望能早点得到娘亲平安的消息。
西厢房里,躺在床上的林氏已是进气多出气少,这让忙了半宿的接生婆李嫂子也有点慌神儿。她把林氏的眼睛扒开看了看又轻轻拍打了下林氏的脸,可是,一天一夜水米未进,加上这些年生了孩子也没好好将养……
林氏这会儿是真没什么气力了。
“妹子,你、你可不能睡呀!孩子都快能看见头了,你使把劲儿啊!”李嫂子看林氏脸色越来越差,心越发揪的厉害。
李嫂子擦了擦头上的汗,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她尽力了,可是两家七拐八绕的也有点亲,她是真的不落忍。
因为她心里明白的很,魏家这次一旦没了指望,日子会越发艰难。
更艰难的,还有那仨还没成年的女娃。
“王婶儿,家里有没有老参,得给林氏提提气啊!不然这大人不好说,孩子也……得憋死啊!”李嫂子冲着门口林氏的婆婆王氏喊道,让她赶紧想办法。
王氏看着床榻上的儿媳妇闭了闭眼,她也着急,这里头说不定就是她的大孙子,可这一时半会儿让她去哪儿给她找老参?
“啊———”
就在这时候,可能是听到了李嫂子说的话,林氏竟然拼着最后一丝力气把孩子生了出来。可是还没等手忙脚乱的李嫂子把孩子收拾好,甚至孩子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林氏的手就沉沉的垂了下去。
可站着的两人都着急看孩子的性别,愣是没有人注意到林氏的异常。
“快让我看看我的大孙子,咦、这……”看着襁褓里的孩子,王氏的脸唰的一下就变了,“这……怎么是个丫头片子啊!”
她之前明明找算命先生算过的——
“哎哟,王婶儿,快别孙子不孙子的了,你看看林氏——”
王氏不耐烦的上前,等看到被褥下那浓稠的红时,脸色大变。“这、这、可真是够添乱的!”她把孩子扔到一边儿,上前用手探了探林氏的鼻息,嘟囔了一句,“真是个短命的!”
旁边的李嫂子闻声,脸色也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王氏看了看扔在一边藤椅上的孩子,斜拉拉的看了一眼面如土色的李嫂子,淡漠之极的说道:“你回吧!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家的事儿了!”
李嫂子自是巴不得赶紧离开,可看着床上已经香消玉殒的林氏,再看看面无悲色的王氏,不由打了个冷颤。
算了,她又不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能顾好自个儿就不错了。当下也不提接生的辛苦钱了,踉踉跄跄的出了门。
她怕,再晚一步,就惹上人命官司,那才真是晦气!
李嫂子走后,察觉到不对劲的魏大江也推门进来了,他刚想解释一句,却发现他娘王氏正盯着藤椅上的襁褓发愣。
而,床上有一摊血……
“大江,天太热,埋了吧!”
“啊?这——唉——”
母子二人不再多说什么,三言两语就决定了,床上那个为他们家生了四个孩子的女人的最终结局。
……
金稻村魏姓居多,十几年前,魏大江家里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富户,从魏家这三间虽稍显破败但依然结实的青砖小院和比左邻右舍略高的围墙就能看得出一二。
可从前年魏家老爷子去世,如今的魏家也就这宅子还值点钱了!
因此,第四个孙女的出生,不仅没给魏家带来一丁点的喜悦,反而让这个本就面临田地被收回的家再度陷入困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