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夺命·其一(2/2)
孙策用衣袖擦了擦嘴上的油,玩味的道:“公瑾的意思,接纳他们?”
周瑜点了点头,道:“远的,这片土地的产出,伯符不眼热?有一群熟识此地的家伙在,对我等攻略汝南帮助极大。
近的,我等虽与张燕结盟,可此地毕竟是其地盘,一旦翻脸,我等便是孤军。有此一支人马接应,更稳妥。”
孙策脸上神情不显,取过自己的钩镰枪,仔细保养着,半响,才幽幽的道:“那便要看他们的本事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太平道的口号犹在耳边,那场席卷整个中原的叛乱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瞿恭、江宫、沈成三人以及项县这近万的贼寇不过是这中间的冰山一角罢了。
曾几何时,他们不过是这天朝上国的统治下一员老实交巴的平头百姓,抢掠不过是为了生存,后来却成了习惯,甚至是享受。踩着他人尸骨前进的道路,一开始就没法回头。
黄巾之乱平息后,皇朝有了一段短暂而相对平稳的时期,像他们这种被重点关照的小毛贼自然只能窝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冒头。
饥寒交迫之下,投靠大族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不管是作为底层百姓还是后来成了大族豢养的野狗,半生仰人鼻息,察言观色练就的直觉告诉他们,前路渺茫。
孙策的路过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趁着大军歇息之际,三寇在众贼首的推举下,带着此前搜刮的金银前去拜营。
事情出乎他们意料的顺利,那位在江东之地颇有名气的美周郎对他们的态度很是亲切,剩下的便是他们能在江东集团里争取到什么样地位了。
武斗,成了众人都喜闻乐见之事。早在投靠大族之时,众贼便经历过,而那些大族的族兵,那些没见过多少鲜血的嫩子,又如何是经历过血与火,并最终活了下来的叛逆的对手。
他们的表现,每次都能让新雇主满意。
这次也不会例外。
看着空地中的七尺男儿,瞿恭如是想着。
俊美的面孔,火红的皮甲,泛着阴冷光芒的钩镰枪,可惜却是个“矮子”。
七尺,在汉朝百姓中很普遍,可这样的身高,放在武将之中,却有点上不得台面。
即便是瞿恭自己,身高也有八尺。
也是仗着这样的身材以及作为一个铁匠锻炼出来的力量,瞿恭在黄巾之乱后,在一众黄巾余孽当中,脱颖而出,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尽管对孙策的形象颇为失望,可江东小霸王的逆天名气依然让瞿恭拿出了全力。
一柄大锤掼在地上,被瞿恭拖着前行,沉重的锤头与地面摩擦着,发出奇异的声响。
瞿恭喜欢这样的声音,让他安心,也让敌人心悸。
在这声音的驱动下,瞿恭越走越快,当他来到孙策面前时,其势,盛极。
带着这样的威势,大锤如泰山压顶般向着孙策的面门砸下。
“铁锤么?有趣。”
一道鬼魅的声音传来,钩镰枪仿佛幽灵一般出现在大锤之前,轻轻一抚,沉重如山的大锤便偏了方向。
钩镰枪再进,准确的洞穿了瞿恭的咽喉。
一扭,一收。
瞿恭的脖子上多了一个圆形的大洞,鲜血喷涌。
“可惜,技巧太差,没劲。”
窒息,最为痛苦的死法之一。窒息之人往往能挣扎很长的时间,面对逐渐逼近的死亡,多数人都会崩溃,失禁,也可以说是最为屈辱的死法之一。
“下一个,谁?”
瞿恭的痛苦挣扎让一众贼首崩溃,屁滚尿流的逃了去。
孙策一挥钩镰枪,甩掉了上面的血污,冷冷的看着卷缩在地上的瞿恭,道:“朝三暮四,胆小如鼠,本事平平还罪行累累,这样的人,也配当我孙策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