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思念(2/2)
信一干,若花立即交给了朱禄。
朱宣接到了信,却是深夜,看完了微微一笑,这次总算求了我一件正经事。为了一个奸细求我,只会令我生气。
立即回信,先给妙姐儿回信,安慰她,当然只能安慰她。小丫头,离了我半步也不行。再给京里母亲写信。
写完了封起来,眼睛看了一旁的几封信,都是朱禄一一发来的。朱宣一笑,好奴才,我有福气,有这些忠仆。
先是路引,朱宣收到了也只是一晒,妙姐儿单纯,吓得不轻。朱禄在信里添油加醋地说了姑娘如何不敢让开路引。
开路引,对朱禄来说是家常便饭。哼,打仗呢,军中有的是生意,有钱赚,军马,草料,衣物等。。。。。。。
难道这笔钱我自己不会赚!哪一样不需要钱,鼓动人心需要钱,安插细作需要钱,兵部卡了我的军需我也需要钱,还有哄妙姐儿也需要钱。
自己王府里十几个管事的都是作什么的,每年过年过节还要孝敬我银子呢,我养奴才从来不花钱。
想起了朱禄开路引,倒有笑话,歧伯侯公子要一张路引,知道自己不会给他开。就找了朱禄,许了朱禄五千两银子开一张。
这奴才,转脸就把五千两银子呈到了自己面前,问这张路引开还是不开。我还能要奴才的钱,朱宣当时就细细地教了朱禄如何开,现把银子赏给了朱禄。
哼,跟着我没钱赚,他们就死心踏地跟着我了。我有忠仆,我对他们也不错。
奴才都有钱赚,何况是我自己,不打仗的时节,我的管事年年自己都挣十万一年,何况是我。到了打仗的时节,这些军需我自己就包办了,难道便宜了别人。军中要买什么,我自己最清楚。
想到了妙姐儿连收一百两的东西也要问问自己,当然是建立在她不缺钱。自从妙姐儿接来身边,首饰衣物从来没有少过她,差一点的东西就是送过去,妙姐儿也看不上,我给她的钱是光明正大的,难道要花偷偷摸摸的钱去。
想想一开始给妙姐儿首饰,她是惊喜的。再就戴了给自己看,不过戴两天,就随了丫头们安排她戴什么就戴什么。再给就不当一回事了。
新年人送了东西来,看了半天特意选了金项圈和金镯子,上面镶着的宝石都是珍品,妙姐儿当时正在和文锦,书锦,还有那个小奸细玩得一身汗,戴了个项圈拨腿就跑,一把都没有拉住。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老子没有后顾之忧!在军中一久,朱宣就要说粗话了。和这些当兵的,俗称为丘八在一起,当然要入乡随俗,要是象对皇上一样奏对,那还带什么军。
又看了案上另一个卷宗,朱宣的心情沉重起来,这是报上来的战死的士兵们,也要钱来抚恤,除了朝廷给的,我另外也要给。所以我的兵好带,都是人生父母养的,难道不心疼他们。
一将功成万骨枯,年龄越大越有这种体会。朱宣收回纷乱的思绪,这次这仗不是我挑起来的。南诏蠢蠢****,本就该打。吐蕃出兵相助,不打也不行。
只是走的时候在妙姐儿面前夸下了海口,说了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才回去,下次哄孩子也不能说成这样了。好胜的朱宣三个月是回不去,当然也用不了半年。
前面就快结束了,一结束就回去接妙姐儿,听她跟我絮叨,一定受了不少的委屈,不然不会来信要我为沈居安求聘的。
朱禄事无巨细都报得清楚,朱宣一笑,这奴才以后可以当管事的,做起生意来太精了,只要牵涉到钱的事情,都不吃亏的。
妙姐儿现在夜夜春游,让她好好玩去吧。我要快点打完回去了,免得她玩散了心。朱宣这样想着把信放在了桌上。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