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魔方的魔力(1/2)
饭后,走在去辅导对象家的路上,我想起了大家谈论的智商来。
对于自己的智商,我确实是无比自信。不过,我很清楚,自己的智商,并非大家认为的那样完全是天生的。
自我记事起,因家庭贫困,根本就没有一件买来的玩具。虫子、泥巴、石子、沙子、树叶等,才是我的玩具。
每次看到村里的孩子拿着各种枪炮车辆等,心中自然是无比羡慕。
但这些玩具在偏远山区的穷苦小朋友眼中都无比珍贵,碰都不让别人碰。即便是损坏了,大家也都不舍得扔掉。
我只能偷偷用泥巴捏出小车手枪,晾干后当做真的玩具。只是,它们不会跑,也不会响,更也不会射出子弹。
于是,我开始练习扔石子。左手举枪瞄准,口中发出“啪”的一声,右手的石子便扔了出去,准确地打中几步外的树干。然后满意地“嘿嘿”直笑。
当然,这都是我一个人的时候才做的,否则会被小伙伴们笑话。
一次,妈妈带着我到镇上买东西时,看到我眼巴巴地盯着小摊上的玩具,犹豫了一下,轻叹一声,狠心拉着我向前走去。
小小的我很懂事,不哭不闹,只是不舍地扭头看了摊位一眼,便任由妈妈牵着离开。
没走多远,我便看到路边的垃圾堆上有个花花绿绿四四方方的东西,便指着那物对妈妈说:“妈,我想要。”
妈妈捡起那物,吹去浮土,又用手抹去上面的泥巴,在身上蹭了几下,递到了我手中。
这是一个掉了三块色板的魔方。
那一刻,我非常兴奋,我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玩具了。
我曾见过本村的大哥哥玩过,变来变去的,很神奇。
自此,被父亲粘上三块色纸的这个破魔方,就成为我手里唯一的玩具,也是我幼年时最珍贵的物品。
经过私下反复玩弄,几天后,我明白了玩魔方的意义,就是把这些颜色快打乱,然后再恢复。
一个月后,我开始向小伙伴们展示我的玩魔方水平,收获了满满的自豪。
不到半年时间,仅四岁多的我摆弄魔方的水平就超过了全村所有的孩子。
然后,我开始增加难度。
先是练习盲玩,半年后,无论魔方打乱到什么程度,我都能在不看的情况下,很快地把魔方复原。
那时,已经识数的我,又让父亲在每个面上,都粘上两个写着不同数字的色纸,打乱后,再恢复到最初的样子。
然后又是练习盲玩。
到我九岁入学时,我玩坏的魔方已经有十多个,而我玩魔方的水平,也已经极高。
如把每一排都贴着同样的一个数字,每排的字各不相同,打散后,闭眼开始扭转魔方,半小时后,必然能恢复如初。
上小学后,我的玩具也只有一样,魔方。此时,我已经可以做到同时玩两个魔方,一手一个,互不相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