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反败为胜(2/2)
…………
“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一中的球员都挤在刘栋梁的房间里,集体观看天山101中学的比赛集锦。也难为他们十几个汉子挤在一个不到二十平的标间里。实在是左右为男,男上加男。
“这个穆则帕尔也太强了吧,211谁能扛得住啊?”
范杰同情的看着楚天宇。
“其实他也有弱点,我看他很少在中远距离投篮,攻击范围应该只限于篮下,这说明他的投篮能力一般。我们可以打2-3联防,实在不行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犯规战术让他罚球……”
楚天宇也算认真看了的,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但刘栋梁却是摇了摇头,
“这招去年用估计还行,他去年的罚球命中率只有51%,今年不知道怎么练的,已经到72%了。”
投篮能练出来吗?
这似乎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身高体重力量乃至速度和弹跳都有天生的因素,但唯独投篮技术不是天生的,似乎人人经过努力都会变成神射手。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王猛突破的冲击力已经达到了职业水平,但外线投射能力始终制约他成为职业球员,真的是因为不努力。
即便nba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几百名篮球运动员,有着全时间最优秀的训练资源,但仍有球员的投射能力受到诟病,他们是不努力还是训练不得法?
事实上投篮还真是需要天赋的。手感这种东西虽然玄学,但如果和肌肉记忆及肢体协调性综合起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不是有人天生会投篮,但即使把一群从来没有受过篮球训练的小学生拉到篮球场上,给他们个篮球进行投篮,也会有人投的准而有人投的一塌糊涂。
这就是投篮天赋的差距。
有些人因为天生的原因投篮不准,任他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也无法达到别人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的投射能力。
但话说回来,投篮真的是可以练的。
付出几倍的努力不够,那就几十倍,上百倍,把投篮的姿势刻在自己的骨子里,让肌肉基因成为自己dna的一部分,没有投不准的道理。
穆则帕尔明显就是缺乏投篮天赋的那种人,加上接触篮球的时间比较晚,投射能力用糟糕来形容已经是客气了。
然而潘明成要求他每天训练完成后加练罚球,至少命中100个。
从他上高中开始到现在的1000多天里,他从未间断。
都说量变引起质变,今年也终于到了该收获的时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