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快成为兵王了,你告诉开学?(2/2)
这他娘的是霍格沃兹吗?
开学前还要买装备?
“……没!”
简单洗刷之后,华秀跟着伊文出门了。
他的手枪打了几千发子弹,已经快要‘寿终正寝’了,需要重新买。
枪管磨损严重,枪管内的膛线都快被子弹磨平了,精度和威力大幅下降。
可以维修,换一些枪管等配件就可以了。
但是华秀不想维修,他想换一支。
手枪又不贵,而且玩过军用的手枪之后,他开始嫌弃自己的手枪了。
手感、威力、准度都比不了军用的手枪。
他需要一款让他满意的手枪,用来防身。
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个国家也是不禁枪的。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
开玩笑的。
很多人将犯罪率和枪连联系在一起,这是对的,也是错的。
如果是枪击案,那确实是对的。
但是将犯罪和枪划上等号,那是错的。
枪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工具,犯罪的是人。
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争斗!
那里都有争斗,争斗从来没有真正消亡过。
它只是换了一层皮而已。
在扫黑除恶之前,从街头砍到街尾的混混少么?
不禁枪,那就是从街头扫到街尾了。
哪怕是扫黑除恶之后,争斗消失了?
没有,依旧存在。
“你瞅啥?”
“瞅你咋地?”
一眼定仇的互殴每年都有,每年都没有缺席。
不禁枪的话……那就是枪击案。
报社分子报复社会的行为的危险程度不亚于恐怖分子制造的恐怖袭击。
那时候,出门都要穿防弹衣。
但是,该射你还是射你。
至于有枪也不敢开枪?
出手伤人,违法!
拿刀伤人,也是违法!
开枪伤人,那更是违法,哪怕是持枪合法。
只是违法程度不同,拿刀伤人和开枪伤人都是犯罪的标准,可以判刑。
直白地说,打人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违不违法,犯不犯罪的问题。
也有人说,是因为美利坚警官先生的职责中不包括保护平民安全。
所以,平民为了自保,不得不以暴制暴,以枪制枪。
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实际上,全世界各国的警官先生都不对公民具有直接保护责任。
注意,是‘直接’。
比如:一个男人最近惹了别人,担心被报复,于是打电话让警官先生们提供24小时的人身保护。
这现实吗?
又比如:一个女人下班晚了,担心回家的路上会遇到坏人,于是打电话让警官先生出警送她回家。
这现实吗?
都不现实。
真正现实的是,仇家上门寻仇,或者遇到坏人时,报警!
然后警官先生们出警,哪怕没有及时报警,警官先生们也会进行事后调查。
警官先生的执法逻辑有三点:1保护自己的安全,2制服嫌疑人,3保护受害者的安全。
谁先谁后,看国情。
美利坚是先保护自己的安全,然后是制服嫌疑人,最后才是保护受害者。
警官救助你,是你的运气。
不救助你,那就是你的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