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阿诗玛(1/2)
第二天从楚雄出发,经过昆明向东行,目标是石林。
林明小时候看过一个片子,一个白胡子仙人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腾云驾雾参观祖国各地,其中就有峨眉山金顶、黄龙九寨沟和云南的路南石林。那时候能进行全国旅行的人寥寥,林明对那两个小孩儿羡慕不已。如今终于得偿所愿,能亲眼看看阿诗玛化身的奇峰。
阿诗玛是彝族分支撒尼人的经典传说。她住在阿着底地方,聪明善良,美丽勤劳。阿诗玛和阿黑情投意合,是一对恋人。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看中了阿诗玛,把她抢回家,关进牢笼逼婚。阿黑赶来相救,两人逃出热布巴拉家。妒火燃烧的阿支,放洪水吞噬了阿诗玛。阿黑悲愤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秋万载,永驻石林。
这部老片子当年是由《五朵金花》的扮演者杨丽坤主演的,林明还记得,她和阿黑骑着马,唱着“马铃响来玉鸟儿唱,我和阿黑哥回家乡。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从此妈妈不忧伤啊,不忧伤”。杨丽坤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名扬天下,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受人嫉妒,在“文革”中遭迫害患精神分裂症,从此息影,终生没有再回云南,那个让她伤心的故乡。
到达石林是下午,天气晴朗。导游去拿票,大家都在售票处门外大厅等待。
远处有位漂亮的撒尼姑娘,身着一袭白衣,戴着红色头饰,正朝这边款款走来。林明眼睛都直了,这不就是“阿诗玛”吗!他赶紧拿相机,喊老郑丁璐快看,想跟美女合影留念。
美女微笑着越走越近,林明都准备开口了,结果身后一个撒尼男子两步蹿上去,两人亲热的打招呼,携手远去。
林明的脖子随着这俩人一百八十度转弯,犹如机器人。
那男子身着黑色对襟衣,外加蓝布镶边的白短褂,头戴黄色包头。最可恶的是,他身边已经有位穿绿衣的撒尼女子了!三人同行,两位美女一左一右。望着那男子的背影,老郑和林明嫉恨不已。
导游小杨见状扑哧一笑,开始讲解撒尼人的服饰。
撒尼姑娘一般戴花包头,这种包头又称为“窝结”,是以红、绿、蓝、紫、黄、白、青7种颜色的丝绸配制的,边沿钉有银泡泡,包头两侧缀一对三角形彩色绣花图案,好像彩蝶一般。后坠一对串珠,末端系银铃。走起路来,银铃撞击,铮铮作响。
导游郑重提醒大家,撒尼姑娘头饰上的这对“彩蝶”,绝对不可以乱摸。因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火把节这天,撒尼人以对歌的形式互诉衷情,若姑娘看上了哪个小伙子,就将头上的彩蝶取下一只送给他,作为二人的订情信物。外人如果随意碰触到撒尼姑娘头饰上的这对“彩蝶”,需要在女方家劳作三年作为补偿。
“那三年以后呢?”丁璐心直口快的问。
“如果相处的好,就留下做上门女婿了呗!”导游笑答。领着大家向大门走去。
石林进门处是一座宽敞的桥,右边是一个大湖,据说是按周总理的意见修建的,取山水相映之意。
“假的吧?好象盆景一样!”大家惊叹。湖中的山石,好象放大了无数倍的盆景,真是造化神奇。
小杨解释,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路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
沿着林荫道向右走,不时有身着撒尼服饰的“阿诗玛”驾驶着电瓶小公交车开过。门口见到的那两女一男,都戴有“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绶带,应该也是工作人员,负责向游客解说。
穿过树林和狮子亭,来到第一个景点“石屏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丁璐和柳慧妍,居然租了两套“阿诗玛”的衣服,一红一白,女店主在帮她们着装。
林明等人先走,经落雁峰、天然舞场,来到石林胜景,就是电视上经常出现的“石林”二字的那座山峰。山峰后路分两股,只能容一人通过,男左女右,最后还会汇合在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