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杀了萧承梁(2/2)
看着萧承梁身穿官衣带领着一众属下沿着官道直奔御泉行宫的方向。载誉恍然想起,每年这个时候,皇上都会去行宫避暑。萧承梁身为巡防营都尉是要提前去行宫布防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起了杀心。这里是城外,杀了萧承梁,然后了无牵挂的离开京城,从此后远走高飞。
萧载誉做了多年巡防营都蔚,照例每年都会去行宫布防。所以他知道文岱山的这条官道是通往行宫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找到了之前去往行宫布防时,每次饮马休息的地方守候着。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萧承梁也选在这个地方休息。而毫无防范的他却在这里糊里糊涂的丢了性命。
载誉自幼长在京城,对于赤浑其他的地方,他知之甚少。一路上他避开官道辗转而行,为了躲开魏王的追杀,逐渐向西北部荒凉偏僻的地方行走。这里多山岭少耕地,地广人稀。由于经济落后,所以向来不受官府重视。
他孤身一人,走到一个地方,只逗留几日,便会继续向前走。对于这样一个行踪不定的人,魏王再怎么恨他,也捕捉不到他的踪影。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他已逐渐靠近北部边境。地域越来越荒凉,流民也多了起来。大路上更是有不少拖家带口的人群往南去。
载誉心中纳闷,此时乃是秋收正当季,是一年之中粮食最充足的时候,也是灾民最少的时候。这种时候怎么会有大批的流民出现。
他忍不住向路人打听,得知原来夷戎发兵进犯赤浑,两军在边关已经鏖战多日。边关守军大将常硕率麾下将士拼死抵抗。
但他手中只有三万人马,常硕即便勇冠三军也无法抵挡夷戎雄兵三十万。所以只能边打边撤,如今边关早已失守。
百姓们为了躲避战乱,只能舍弃了家园,逃往南方。可是朝廷的援兵却迟迟未到。要不了多久,常硕的人马一旦支撑不住,夷戎便会毫无阻挡的长驱直入。
载誉听闻心中大惊。他从京城一路走来,但却未曾听到半点夷戎进犯的风声。按理说朝廷早就应该收到了谍报,赤浑各地此时理应四处招兵买马,征集粮草。但除去北部边关这里,好像别处都还不知情。
看着大批向南涌去的灾民,载誉犹豫着还要不要再往北去。北去是战场,在百姓和国土惨遭蹂躏的时候,他是否能做到袖手旁观。
可去了又能做什么呢?他现在无官无职,一己之力在千军万马的碾压之下,也只能化作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