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文王拘而演《周易》(1/2)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是商末周族的领袖。季历逝世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五十年。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姬昌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
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
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着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姬昌。
姬昌自己生活勤俭,穿粗布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自己的国家。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
西周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纣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