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鸡鸣狗盗之徒(2/2)
“但说无妨。”
“虽然这些人看似没有什么共通之处,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勾连。可是这些人却有一个最相似的特点。”马文远这句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哦?”
“先生不要考校下官了,这些人全都有自己一门独特的绝技。虽然这些绝技不登大雅之堂,不过说到底也是一门技艺。”马文远说着说着没有了平常的怯懦和卑微,无形中竟然给了刘裕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马文远点了点桌子上的那份名单的一个人名,沉声说道,“比如这个王金宝,曾经多次入室盗窃。他的绝技就是开锁。先生通过案卷知道他的开锁本领高超,不过详细的可能不知道吧?”
“愿闻其详。”
“这王金宝外号‘锁王’,自称世间没有他打不开的锁。曾经作案八起。他之所以屡屡被抓,是这个王金宝有个怪癖,他专门去盗那些号称无法被盗的大户人家密室暗门。除了第一次是因为机缘巧合,因为别人的泄密被抓。其余几次都是一看现场,捕头就知道除了他,没人能打开那锁头,直接提人了事。这王金宝次次承认,倒也省却了刑部的很多麻烦。不过这小子有一点好,就是每次盗窃,只拿一样不值钱的小玩意,就是所谓的贼不走空。因此虽然屡次作案,可是罪名都不算大。更因为他的名头实在太响,有些大户巨贾甚至认为能被他看上眼,说明自家的防盗水平已经很是高超,有时候甚至既往不咎,苦主直接撤诉。”
马文远说完又略略的提了名单上另外的几个人,诸如擅长扒窃的九指神偷钟平,这钟平是世代盗贼之家。从小习的就是偷鸡摸狗,一般人不知道扒手行内的分级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就是把一个全部按照人体关节制造的木人,挂在一个架子上,推出来,穿著整齐的衣服大褂,当著众人,把一个一个小铜铃挂上去。能将木头人身上东西偷出来而铃不响的,就算过了这一关。寻常人只要一沾着木头人的衣服,铃儿就响个不停,这自然是一个铃也过不了。好的扒手,可以过到三至四铃。而这钟平可以在浑身上下挂满十八个铃铛的木头人身上偷在东西,在这扒手一行可说无出其右之人。而且据说当时他还没有用尽全力,因此在行内他还有个外号叫“十八铃”。至于九指神偷则是因为他的右手食指在一次扒窃过程中被人发现,东窗事发被人剁下去的。而之所以被抓时因为一个自称贼王的老扒手嫉恨他的手段而故意陷害他的。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本以为已经废了的钟平在两年之后重出江湖,手段比以前更见高超,不过他也和那老扒手结下了梁子,自此水火不容。
还有这个高守,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不过这小子是个天生的骗子,外号“戏子”,装谁像谁。平时看不出来什么,整天见人就嘻嘻哈哈,嬉皮笑脸的。可是一旦让他装扮个谁,不管各行各业,商贩走卒,达官贵人,王侯将相,升斗小民,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极难分辨出来,而且他还对易容之术极为擅长。
至于这个常坤,是造假的高手,无论是古玩文物,还是官文银票,就连代表身份的腰牌印鉴也做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马文远如数家珍地介绍完了情况,端起了桌子上的凉茶喝了两口润了润嗓子才又问道,“先生,虽然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特殊的技艺傍身,可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下官实在不明白先生何以如此费心整理这个。”
刘裕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在这个不同的世界上,没有当年名震九州的战国四大公子,因此也就没有人知道鸡鸣狗盗之徒的巨大作用。刘裕不用多说,只是淡淡的一句,“有备无患。”
马文远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刘裕,轻轻的问道,“先生可是要招揽这些人?不知道可有需要下官伸手的地方?”
刘裕微一扬眉,没有想到这马文远心思很透。虽然刚才刘裕极力拉拢他,那也不过是看在这人为人本分,且又极有干劲。想不到这已略显老态的小吏却长着一颗玲珑心,看来这次倒是捡到宝了。
刘裕知道马文远能说出这个,是对自己的一种示诚,因此并不点破。只是悠然说到,“老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里面的道道若没有您这样的行家里手,实在是难以看的这么透彻。没错,我正是有将这些人招至麾下的心思,不过不知道我这点花花肠子有没有可能行得通的可能?”
马文远略略地将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这才说到,“先生言重了,下官刚才想了想,如果单是刑部那一块,这事情并不难。不过,这些人虽然有些本事,但都是些性子顽劣,匪气十足的泼皮无赖。纵使为先生所收,将来也恐给先生带来影响,坏了先生的清名。”
刘裕摆了摆手,笑着打断了马文远的话,“我就是一个闲云野鹤,连个功名都没有,何来的清名。再说,我用他们,用的是他们那些遭人诟病,而他们自己却引以为豪的绝技。这既能让他们大显身手,又能赚来功名利禄,何愁他们不愿?说到底,又有几个人愿意终身与刑名大牢为伍呢?”
马文远看出来这个新主子心意已决,也不好多过劝阻。只得点了点头,吭哧了半天又从嘴里蹦出了四个字,“恩威并施。”
刘裕听了不禁一笑,知道马文远不放心。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倒是感激马文远的提醒。
既然知道了刘裕真正的想法,二人拿着名单又仔细推敲斟酌了一遍。划掉了几个不好疏通本事不大的,又重新加上两个被刘裕遗漏,但马文远认为可堪大用的人。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