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2/2)
沐兮的袜子总是破了又破,祖母会补了一个补丁,又一个补丁,补丁落补丁,鞋子居然都因为补丁太多,穿不上去了。
有一次,沐兮咳嗽,一直好不了,祖母却在半夜里,拿着罐头缸开始打火罐,不曾想,打完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喝剩下的咳嗽药给沐兮喝,喝了并不好转,反而更严重。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还没有好转,才会去药店配药。
也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才使祖母如此节俭,甚至是抠门。祖母是出生于民国时期,父亲而立之年被日本人杀害了,小时候经历了战乱,年轻时又经历了贫穷,直到老年的时候,日子才过的好一点,但是仍然保持着最初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老师又让买字典,这一次沐兮回家和祖母说了这件事,还没等祖母说话,祖父便先说:“下午就去买吧”。也许是因为上一次练习册的原因。拿着这本字典,对于当时的沐兮,如是珍宝,每天放学,都会抱着它,翻来翻去。祖母也会说:“晚上想写作业,就晚上写吧,也用不了多少电。”这些转变,都让沐兮心里暖暖的。
祖父也会和沐兮说,你爸爸不容易,其实我是不建议女孩子读书的,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早晚都要嫁人,女孩子不上学,也能找户人家。每每听到这话,沐兮总是特别厌恶祖父,重男轻女,凭什么女孩子不可以读书。也许在那个年代,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谁又能改变得了什么呢?
沐兮要好的同学二花说上完这半个学期就退学了,原来是她的父亲不让她上学了,她父亲话与祖父的话如出一辙,二花说,父亲让她回去放羊,到了一定得年龄就把她嫁出去,女孩子读书不重要,家里的弟弟读书才重要,男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祖坟上冒烟的,女孩子是给别人养的,是赔钱货。
这些话,深深的印在沐兮的心里,生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早早退学。半个学期很快就结束了,临走的时候,二花把自己的本子和学习用具,都送给了沐兮,让沐兮珍惜上学的机会,自己很想上学,可是她的父亲就是不同意。暑假来了,二花没有来,沐兮望着那空空的位置,一种落寞油然而生。
又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往年的时候,祖父总是会让沐兮请假去收玉米,而这次却和往年不同,祖父没有让沐兮去,等礼拜天放假的时候帮忙。沐兮也很奇怪,询问才得知,祖父无意中在邻居的口中得知沐兮每一次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还在邻居口中得知沐兮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沐兮终于可以回到父母身边了,临行前的晚上,祖父告诉沐兮,“不管识多少字,有多少文化,你得替字说话,字替不了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