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天明知晓,又现芳菲(1/2)
尘事喧嚣,碌碌忙忙,醉死梦生,身边已难有清净;
时光荏苒,昏昏噩噩,灯红酒绿,心中亦无觅激情。
人之惰性,是由心及脑,尔后延至全身的。总以为今生当污泥尽染,随波逐流,尝尽炎凉后再慢慢终老一生了。于是便把什么都看的开了,看的淡了,也看的俗了,最后更懒的看了。想想一切也不过如此,有什么好看的,又有什么好动心的?爱咋咋地,随它去吧!
每做此想,便很能理解那些曾经名就之人,为何想不开,出家的出家,轻生的轻生,全不管后人作何感想。是啊,看清了,悟透了,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长此以往,自己的内心里,也是有点蠢蠢欲动了。只是想起来上还有,下还有小儿,还有些割舍不清,以至于取好了法名,拜过了寺庙,终未能剃的了发。于是便觉得自己更是无用,日子也过的越来越迷茫了……
因此便非常愿意旅游,非常想在名山胜景间排遣那份轻轻的忧伤,那份淡淡的孤独,那份无人能诉的寂寞和悲凉。有时也想把自己融入那山中,那水中,放飞一段虚无缥缈、半痴半呆的无谓遐想。每当这时,便不想醒来,不想出来,也不想做人了,哪如那鸟儿、那鱼儿,哪怕是那草儿也行啊!
出去的多了,见的人也多了,对世态的认识也深了,也更觉得自己不入流了。内心里却也总存些遗憾:像我这样的人,怎么总也遇不到呢?哪怕遇到半个也好啊!当初时还这样想想,时候久了便不再想了,再久了就也懒的想了。
有一日去了湖南,到圣地虔诚一番过后,便山呀水呀的留连去了。偏巧在张家界,天公下起了雨,还有那云呀雾的,这倒比较对我的心思。非常愿意看雨雾中的景色,有一种凄美的感觉,再和上自己有些凄凉的心情,不知不觉间就能产生共鸣。天阴了,心也沉了,景色也美了,看别人都在那惊叹、欢呼,自己便忍不住摇头叹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