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浮生觅道 > 第一章 方寸之地

第一章 方寸之地(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是万古第一天才 穿书后女配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从一人之下开始送快递 因为第七班火影的画风崩了 超正义的我竟然成为了域外天魔 我在长生殿试药三十年 HP黑魔王拯救世界 开局签到天罡地煞 大运朝天 我家娘子,不对劲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

这是村头的刘老汉教给李老九的,他也听的不是很懂,这是觉得念起来颇为顺口,便有事没事挂在嘴边。

话说这刘老汉,在村子里也算是一个奇人,他是十里八乡唯一一个识字的人儿,逢年过节给乡邻们写写对联儿,哪家生了娃娃,请他取个名字啥的,一副对联换一个馍馍,取个名字蹭口吃食。

刘老汉姓刘,村子却是李家村,李老九听老娘说,刘师傅是外乡人,是从村后的山里面走出来的,光着身子,就穿条兽皮,也不知在那林子吃了多少苦头。

那年头正好是你出生的年纪,他老娘指了指老九脖子上的那块石头,村口那颗从未结过果儿的橘子树生了个石果,可真是个稀罕事儿。

那日他老娘正好看见,便摘了下来,看到那树下坐着的刘老汉,请回家喝了碗小米粥儿,自此,村长集着大家伙儿在村尾处给他盖了个小毛房儿,就算是在李家村儿住下了。

刘老汉不会干农活,身子骨也弱的很,砍柴也砍不动,除了有识文断字,出口成章的本事,还会一手医术,平常十里八乡走动着,哪家那户跌打损伤啥的,热寒症状等等,找他来,保有用,一来二去,也勉强能混口饭吃。

日子虽然过的非常勉强,但也还能糊口,若有见识之人定会问,为何不开个私塾,广收弟子,一来名震乡里,二来也不至于日子过的紧巴。

这话说来可就长了,十里八乡皆是耕夫,头顶一片天,脚踩一片地,家里面除了些许存粮,又能有几个铜板。

更何况近年来战乱不断,天天不是征丁就是征粮的。

读书,那可是一笔大花销,谁又供得起,老百姓看不得那么长远,只觉得那学问除了写对联取名字用得上,还有甚用。

还不如让自家孩子在家帮忙做点农活,再或者去镇上学门手艺补贴家用,才是正道。

不过李家村却有这么一位老汉,不顾家中反对,力排众议,硬是要将家中最小的孩儿送到那刘大爷家中读书认字,学文章。

每周送上粟米若干,丰年之时还会用粗布包上两个铜板,逢年过节还会捎上半斤烧酒让孩儿带去。

于是乎李老九自小便未像几个哥哥那般下地作活,而是成日待在那刘老汉的木屋之中,学文断字,背书颂经。

与一般私塾老师不同,刘老汉学识渊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老夫半百之人,何等场面不曾见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只要条件许可,老夫甚至能带你去那天上遨游一番也不无可能啊。”

至于是真是假,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抛开这些吹牛的话不说,这刘老汉不仅饱富经纶,还会讲一些人文盛事,每日功课做完,一老一少则会坐于院中,讲述着各式各样的故事,和那遥远过去的传说。

有那人间帝王事,有那天上宫阙经,

有那四海见闻传,有那八方怪志谈,

说那家家琐事,儿女情长,

论那各国纷争,英雄好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西游:从金兜山开始修炼 共生面板,我在修仙界种田长生 让你当德鲁伊,你加入魔门? 从摸鱼刷广告开始修仙 洪荒:捡到东皇钟,重铸妖天庭!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修仙从卖身开始 姑娘修仙吗?蕴灵了解一下! 从迎娶织女开始修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