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革命出路(1/2)
唐龙经过蒋先云的身边时,伸手在他肩膀上怕了拍,并对他点了点头,但是由于还是第一次在伟人面前陈诉自己的观点,多少还是有些犹豫的。
来到石凳边,没有象唐龙一样大方坐下,多少还有些顾虑,孙中山见到蒋先云这样知道他有些顾虑的了,于是鼓励他说:“你们这些青年人,就要胸怀天下,激情洋溢,这样才可以的,坐下来,慢慢说,不用顾及什么。”
到了这个份上,蒋先云也无法在有什么想法了,而有见唐龙也在下来,现在正在点头,于是也就坐了下来,整理了一下思路才说:“学生,也不是太看好这次北伐,同时对于放弃广州有顾虑。”
尽管早就猜到会事这样的结果,但是孙中山还期望有意外答案的,但是现在切底破灭了,心里还是一时接受不了,沉默了一会才说:“为什么,有顾虑,都说说看,”从语气上听,他的心情是很失落的。
蒋先云向唐龙那边看了一眼,见他没有什么表示,于是才敢放胆说:“首先,我认为从力量上来说,江浙战争局势混乱,但是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是比不上其中的任何一方的,因为我们内部军事力量其实是很薄弱的,从商团军火扣压事件来看,他们并不是和我们一条心的,现在的进军速度才就可以发现这一点,还有就是,我们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还有很多是反对意见的,所以我认为这样就会出现调度不一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资料弹药接不上的情况。”
“至于,放弃广州,那么我们就会完全脱离了群众,总的来说,广州的百姓还是很支持我们的,一旦放弃了广州,别的地方的百姓会不会还这样支持我们呢,这就是学生的顾虑。”
孙中山听完蒋先云说的东西后,站起来来回走动着,不知道想些什么,但是事实上蒋先云说得没错的,上下不一心啊,这几天他就正是为军队和物资弹药的烦心,各方都是在敷衍啊。
好大一会,孙中山才走回来坐下,一坐下就说:“早就听说,黄埔有”三杰“,现在看来真的是不错啊,”虽然心里是很苦闷的,但是蒋先云说的的确是事实,这也是自己心里的想法,可见他的才能眼光,难怪仲凯一直这样推崇他啊。
可是,又有谁明白他孙中山的苦心,多少年了,从开始流亡国外,组织革命团体进行革命推翻满清,之后进行护国战争,直到在广州建立大本营,改组国民党,付出了多少同志的性命,付出多少心血,但是却还是只能困守在广州这里,中国政权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复兴何时才能实现,又还要多少年,现在有这样的机会,难道能够错过吗?有谁能理解。
“建国啊,你也说说你的看法,你可是被称为”黄埔第三政治主任”的学生总队长啊,仲凯,择生,沧白,菘年等都常在面前说你带兵,做学生思想工作都不错啊,很有想法的年青人,都很看好你,我也听说了你的主义之谈,很有道理啊,你对这次北伐又是怎么看的,”孙中山突然转过去问唐龙。
“那好,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唐龙站起来说,刚才在蒋先云说出他的想法时,唐龙就一直在思考和理顺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先生宣布北伐,并在韶关建立北伐临时大本营是正确的,我是支持的。”
“是吗,你支持,”孙中山想不到唐龙会说出这样答案来,一下子反而接受不来,绝大部分的人都反对的事情,到唐龙这里怎么就变成支持了,太以外了,真是给人惊喜的年轻人,知道就早点问问他就好了,“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我说为什么宣布北伐是对的呢,因为江浙战争的背后就是军阀派系之间的战争,现在奉,直、皖等派系都参与了进来,作为南方百姓最向往的革命政权,也是全国最有希望的革命政权,怎么能不有所行动,所以,我是支持先生的北伐行动的,但是作为现阶段的我们,这次北伐行动就要把握好一个度。”
“哦,还要把握一个度,那是什么,建国,你可要好好说说,”孙中山想不到唐龙的想法竟然这么奇特。
“是这样的,先生,刚才巫山也说过了,对比其他军阀我们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小的,就我看来,桂滇军未必是真的和我们一条心,他们也未必是真心北伐,所以,我们真正能指挥得动的就只是军校的学生,但是这有多少人,一期加二期也才多少人,所以,我们的军事力量是最弱小的。再者,我们内部人员的思想并不统一,很多准备工作,后继工作都跟不上的,所以我们政权力量也是很弱小的。换个角度来想,就算我们军事上能打到浙江、江苏,打到南京,那下一步怎么做呢,军队我们真正可信任的就是军校的学生,有多少人,万一他们有野心怎么办?还有地方政权怎么建立,还有用军阀的人吗?那么百姓的心会怎么想,但是要清除那些祸害百姓的官僚,而我们内部根本就没有人支持北伐,根本就没有准备,那找这么多人去任职?用军校学生去任地方职位,那么军队呢?”
“这么说,那不就是现在不能北伐吗?那你怎么说你支持北伐,”孙中山有些不解,唐龙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先生,不急,先听我往下说,北伐和打到浙江、南京是两回事,所以,我刚才才说北伐要把握个度。我认为现在已经是我们进军的目的地了,那些还没有到达重点集结地的军队也可以让他们就地扎营了,其他工作也可以搞一段落了,接下的就是我们善后工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