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后人栽树前人乘凉(2/2)
都身价亿万了,还去挖?
或许可以搞些抽水算法。
但亲自挖似乎没啥必要,寒碜啊。
至于说购买,效率太低。
而且容易和卖家扯皮。
反正林灰觉得比较适合他的获币方式就是赚取。
而提交漏洞就是林灰赚取b.t.c的绝佳机会。
……
林灰迫不及待地想查看前不久漏洞提交之后的进展。
尽管迫不及待,该有的步骤还是要有的。
林灰又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新的登录设备、连新的代理ip、改变网络环境等等。
虽然有点麻烦,但小心一点为好。
这种所谓的漏洞提交网站跟正规的官方网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种安全人员互相交流的平台很像是黑/客论坛。
不小心着道就不妙了。
毕竟林灰现在可是身负惊天秘密的。
并非是林灰小题大做。
事实是就连github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网站。
贸然下载一些不知道具体用途的开源代码而后运行的话都很容易出现些安全问题。
技术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是一把双刃剑。
总之,还是小心无大碍。
林灰先是登录了此前以“admin”命名的那个提交漏洞的账号。
林灰发现他提交的时间回归漏洞已经被采纳了。
这个结果在林灰的预料之内。
蘋淉方面的安全工程师也不是白痴。
这么一个因为unix底层产生的经典漏洞。
林灰相信蘋淉方面的安全工程师不会搞不懂。
既然搞得懂就不可能坐视不理。
对于时间回归漏洞这个漏洞的价值。
蘋淉漏洞赏金计划方面的人员给林灰开出的报价是150万美元。
按照林灰原本的估算:
如果蘋果方面的人员是基于开发链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进行衡量的话。
那么“时间回归漏洞”的价值起码在70万美元以上。
而林灰提交的又是ios8beta版本对应的漏洞。
那么按照规则,林灰理应收获额外溢价50%。
如果蘋果方面在支付环节没有猫腻的话。
那林灰提交的漏洞价值就在105万美元以上。
现在开出150万美元的报价。
可以说比较符合林灰的预料了。
而按照先前漏洞赏金计划的描述:
“当安全人员向漏洞赏金计划提交漏洞之后。
蘋果方面称会对这些漏洞基于开发链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进行衡量。
每个安全漏洞至高可获得100万美元的赏金。
而如果能够在beta版(测试版)软件中发现漏洞的话。
赏金最高一次能够获得150万美元。”
现在这个150万美元几乎也是该漏洞赏金计划所能提交的最高赏金了。
网站不光给出了报价。
还要求林灰提供相应的结算方式。
对于150万美元的结算形式。
林灰选择以b.t.c进行结算。
尽管选择bitpay支付的话到账可能没有那么快捷。
用户需要预约(提交漏洞)三个月之后的任意工作日时间作为到账日期。
但林灰乐得如此。
毕竟林灰印象中在此后几个月内b.t.c价格一直是跌的。
2015年1月份b.t.c普遍才两百美元多点。
这种情况下如果林灰选择在2015年一月初到账的话。
岂不意味着林灰实际上通过时间回归漏洞所得的b.t.c数目将更多?
漏洞价值150万美元。
那么按220美元一枚的价格估算的话。
林灰将一次性获得6818枚。
按照前世6万美元一枚的价格。
往后拖几年这6818枚币也相当于40908万美元。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真要靠这些折现的话比较麻烦。
除非是直接个体对个体之间转手。
不然往市场上直接抛售将近七千枚的话。
对市场将造成不小的冲击。
大概率会引发包括但不限于恐慌之类的一些=系列连带的反应。
毕竟往后几年已经现世的b.t.c也总共才两千万枚不到。
当然,这只是设想的一种可能。
林灰也没打算靠这玩意赚钱。
林灰此前就考虑过。
他真正需要的是热钱,而不是期钱。
在b.t.c方面的投入只是无意之间几步闲棋而已。
囤个万余枚用于以后的风险规避就足够了。
囤太多也没啥必要。
真要想赚钱,林灰太多一本万利的手段了。
像b.t.c这种只能一本百利的还不是太够看。
涉及到结算。
林灰选择以bitpay结算的同时将到账日期约定在了15年1月份。
尽管近七千枚的量不算少。
但林灰也不至于担心蘋淉方面连不到一万枚都拿不出来。
好歹蘋淉也是后世一度问鼎全球第一的企业。
不至于这点底蕴都没有。
蘋淉方面既然提供以b.t.c做结算方式肯定又充足的打算。
总之,林灰觉得问题不大。
让林灰稍觉遗憾的是。
在admin这个账号里林灰看到蘋淉方面并没有询问林灰如何解决时间回归漏洞。
或许蘋淉方面已经想出来如何解决这个漏洞了。
之后林灰又用类似的安全措施登录了root那个账号。
发现root上提交的几个漏洞暂时还没被采纳。
呃,这几个漏洞就没有先前时间回归漏洞那么容易探寻清楚后面的逻辑了。
或许蘋淉方面的安全人员还在进行测试?
既然如此,短时间林灰也没再提交漏洞的想法了。
姑且等这几个漏洞被采纳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