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开放空间里的闭塞世界(2/2)
大概率涉及到该软件的算法林灰会进行授权。
而进行专利授权的时候。
谋求授权方基本上也会要求林灰届时将southwindpro的运营权一并转让。
毕竟技术授权的时候虽然技术还在自己手中。
但授权技术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出让市场。
既然市场早晚是别人的。
提前穷尽一下市场的潜力也不过分。
别说什么技术无国界。
那些都是忽悠人的鬼话。
即便是技术无国界,搞技术的人却是有国界的。
前世的一些经历让林灰对市场存在贸易bilei这件事比这个时空大部分软件开发人员都要看得透彻。
之后,林灰又看了下开发者后台上國内软件的一些数据情况。
相比于國外软件在southwindpro上出现的小惊喜。
國内软件数据上平平无奇。
林灰也没太在意。
从开发者后台上退出来之后。
林灰随便找了一个论坛类网站的科技区浏览起来。
重生之后的林灰对于这些科技信息一向比较敏感。
兴许就能从中捕获到一些商机呢。
林灰看了一下该论坛今天置顶的精品贴是在讨论“信息茧房”。
涉及到“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林灰并不陌生。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的出处是桑斯坦所著的《信息乌托邦》这本书(2006年)。
桑斯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人们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只会注意选择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悦的信息。
久而久之人们接触的信息就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窄。
这种现象就像蚕吐出来的丝一样,细细密密地把自己包裹起来,最终像一个蚕宝宝一样被桎梏在“信息茧房”内,失去对其他不同事物的了解能力和接触机会。
当时,他的这一观点还只是作为一种推论和预测。
毕竟在桑斯坦最开始提出“信息茧房”时,尽管人们对算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
至少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对信息技术方面算法的认识的还是相当模糊的。
尤其是当时的人们根本就意识不到算法带来的威能。
当算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内容分发的通行规则之后。
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信息茧房”已经悄然降临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各种信息海量爆发。
海量爆发的信息使得网络信息极为丰富,可谓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在这样信息丰富的互联网中,人们接受信息的自由度空前提高。
人们有琳琅满目的信息产品,可以随意选择。
当然,当用户选择之后,其实是有无数双“眼睛”在关注着你的选择的。
而操纵着这些眼睛的东西就是各种各样的推荐算法。
在这些算法的作祟下,你会发现之后对你的推送信息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用户关注过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网络智能系统会跟踪计算、源源不断地为你推送相关信息。
坦率地说,这种算法最初目的未必是为了让用户闭塞起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送机制只是为了让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
但客观层面上,这种推荐体系也却是容易让人们越来越容易迷失自我。
陷入“信息茧房”营造的环境中。
人们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而网络智能系统则“监控”他们。
不断关注独特和同质化的信息传播。
其结果是,人们变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个人满足,以至于对其他信息完全漠不关心或无暇顾及。
最终用户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
在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信息的同质化互动往往又会加强他们的兴趣和意见。
并导致对某些事情和想法的痴迷和偏执。
这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与他人交流的可能性,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整体感知。
渐渐地,不知不觉人们就陷入了“信息茧房“里。
这一切的一切,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
在互联网这么一个开放式的空间。
反而会形成一个闭塞式的“信息茧房”了呢?
仔细想想甚至会让人有细思极恐的感觉。
但这就是事实,现在的话信息茧房的迹象可能还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一如前世那般发展的话。
再往后几年,在算法精心勾勒下各个软件处心积虑的推荐给用户所偏好的内容。
让用户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是常有的事情。
论坛里的这个讨论也提醒林灰
在门户网站上想获得通达的信息网络终究是有局限性的。
很可能此时林灰看到的信息也只是算法想让林灰看到的。
心念及此,林灰放弃了水论坛。
干脆直接浏览起了各大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起码能获得第一手数据,避免了信息的二次加工。
在浏览的过程中。
某信部网站上这样一条报告引起了林灰的注意:
2013年我国手机病毒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病毒样本数已从2010年的6000余例发展到70万例。
其中安卓系统上的恶意程序占据主流。
恶意吸费代码增长尤其迅猛。
其采用病毒生产传播与人工诈骗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了完整的黑色利益链条。
给手机用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shi
肆虐的手机病毒??
看着这个消息,林灰若有所思。
说起“手机病/毒”
这在林灰听起来这已经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汇了。
前世21年虽然不能说手机病/毒销声匿迹了。
但普通用户不搞一些骚操作的话基本不用担心手机病/毒的危害。
即便是安卓手机用户也不需要刻意担心手机病/毒。
比起忧虑手机病/毒。
往后几年的话,用户其实更应该慎防的是电/信诈/骗。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手机病/毒如此猖獗呢?
可能跟现在移动互联尚未完全标准化有很大的关联。
虽然移动互联已经崛起了。
但却还没完全崛起。
和后世几年移动生态相对比较规范不同。
以往后几年的眼光来看此时的移动生态依旧具有浓重的“草莽”气息。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因为移动互联尚未完全标准化。
使得相关的移动互联生态建设并不是很到位。
这样移动端用户在使用手机时的安全问题也就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