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摔杯(2/2)
这次战争过后,梁朝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对于专管户部的秦王来说真是个好事。不用像当年陈太后一样,过捉襟见肘的苦日子。
大殿内美人无数,孔婷进殿也没太多人注意到她,唐灵儿却对左右介绍起来,还生怕别人看不到似的,指着孔婷的肚子说这都五个月了。
次席上坐着公孙太妃、太长公主、贤王府薛妃、康王府梁妃、荆国公太妃(孟丹青母亲安喜公主赵鸣枝)等老一辈。三席上有诸亲王妃、国公妃、公主、大城郡主;四席上有诸郡主、郡王妃、三门阀公子妃。这种特殊的排列方式,在南晋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梁朝却是传统惯例。
一提起福王结婚时的闹剧,西门圭笑出声来:“说来,那时候还没有她们这帮年轻的,酆王和睿王也都是年轻气盛,几句话不对付,在席上就摔起跤来。结果他二人倒是没怎样,却把劝架的老十七压得差点断了气。”
唐灵儿指道:“你可真是高看自己,我把家中美人介绍给众人,怎就针对你了?”
而且自从把土地发给百姓之后,百姓生孩子的意愿爆发,仅仅两年间,梁朝人口增加四百余万,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苏御来到大园,没直接去小树林那边,而是藏在假山之后,窥望清风观。
此时的贤王世子真个春风得意,还写信给赵御和张云龙显摆一番。还道,回洛阳之后,送你们每人五百匹马。
苏御忍不住,从假山后走出来,问冯瑜,为何一定要种这些?
冯瑜说,自己什么也不会,连孩子都不会生,寸功未立的一个人,在王府里白吃白喝的,总感觉心里有愧。
也不知西门卷香因为点什么,今日情绪不大对,几次与庚王赵准目光接触,她都是翻白眼转移视线。这些小动作都被唐灵儿目光捕捉到,可唐灵儿全程冷脸,没有任何反应。倒是牛角髻小侧妃孟璨与姐姐孟璀在身后嘀咕起来。
西门圭口中的老十七,当然就是康王赵棣,那时候康王还很小,也就十二三岁。
亲王婚事礼仪繁琐,不此赘述,只道坐在那里并不舒服。有那体质稍弱的,早已累得腰酸背痛,却又不好破坏这般好气氛。
这话在唐灵儿听来很是刺耳,不禁扭头去看西门卷香。
刚才秦王在大殿东耳会见第十一师两名将官,将官走后,秦王背着手,溜溜达达向后院走去。打算看看小美人冯瑜在干些什么。
正妃坐在前排,侧妃坐在正妃身后,而美人则属于奴婢行列,没资格进入大殿,只能在外面站着。唐灵儿担心孔婷疲惫,吩咐孔婷,累了就去车上休息。宴会开席时,招呼孔婷入席。
见唐灵儿瞪视,西门卷香又道:“一个贱人怀孕,有何可喜的?值得这般显摆?合着,这就是故意冲我来的呗?”
看赵锵那得意劲儿,苏御好心情地回信,恭喜堂兄创下标榜史册之战功。
安国公收复河西,迫使桑腊称臣,顺便还把号称二十万的匈戾人一网打尽。与其说是一网打尽,还不如说是一水打尽。
见冯瑜正蹲在地上种菜。
旁人不说,只道第三席,秦王妃唐灵儿和庚王妃西门卷香、安国公妃樊嫦、荆国公妃钱文文、楚国公妃韩窈娘、荥泽公主赵玎、万泉公主赵慧翠、南阳郡主孟乔、承风郡主西门圭等人共坐一张大席。
淹死的人很多,可活下来的马却很多。俘获三万一千人、三万四千匹马。安国公这次可真是海捞一笔。
刚才大殿内庄严肃穆,极安静,可后来三杯酒下肚,鲁山郡王赵晃等人的嗓门就高了起来。在这喜庆的日子,也没有人会因为热闹而恼火,不久后大殿里就好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
庚王赵准领衔诸王侯坐在对面,大殿内秩序井然,气派非凡。
钟鸣几声,酒肉端来, 宴席开始,大家终于放松。
不过战争的好处不可能都被唐家拿去,玄甲军六个师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于是决定好处平分。
苏御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身后传来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扭头一看,一群人用担架把孔婷抬回来。
人们脚步匆匆,表情凝重,把脸色惨白的孔婷送进孔雀楼。
苏御惊诧,快步向东而去。
冯瑜也很好奇,手掐方巾,惊悚模样向东望去,可她脚步迟疑,并未跟着秦王一起去孔雀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