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河西危急(2/2)
赵准重呼一口气:“你说呢?”
父子连心,老王爷因赵锵被围而忧心。但贤王久经沙场,对唐振的决定表示能够理解。慈不掌兵,大帅考虑大局,当断则断。
事出紧急,苏御先派人去通知第四师、第十一师向西挺近,在路桥驿集结。随后苏御离开后殿,带着唐宽一起去观海楼见贤王。
皇室三人组敲定意见之后,宣见荆国公和楚国公来后殿。虽已天黑,可两位国公爷依然很快来到这里。
虽然七仙女那批丫鬟已经可以使唤更小的丫鬟为她们干活儿,可说到这被褥和贴身衣物,她们还是愿意自己洗。
这次来后殿的唐家代表人是七老爷唐恂、四公子唐宽和十二公子唐典,而唐灵儿留在家里稳定局面。
现在秦王的脚步声轻得简直让人听不见。他还很好奇的向屋里看了看,才轻声问唐翠:你鬼鬼祟祟的藏在门口干什么?
唐翠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指着屋里道:郡主正有些伤心呢。
还没等曹玉簪开始说话,又接到八百里加急战报,说西征军左翼,赵锵所率第七、第十、第十九师被突袭并包围。
听说秦王又要出征,唐王妃心中怨气没了,反而变得忧心忡忡。还是那句老话,她见过太多有去无回的将军。其中很多是她的至亲家人。三哥唐鼎比唐灵儿大三十三岁,身材高大,相貌憨厚,是诸公子中最喜欢逗小妹玩耍的那一个。人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唐灵儿也与唐鼎感情深厚,可三哥去武威就没回来。
那年唐灵儿十四岁,也是唐家抗胡最惨的一年,一连损失四名公子。
长安郡主府东厢,丫鬟们正在换洗被单,把冬天的厚被放到仓库里,把春季被褥从仓库中取出。
曹玉簪把刚才与苏御赵准商量的结果说给孟丹青,孟丹青道:“我出三万去汉中,让唐窎直接带兵去支援河西,这样可以减少一半路程。”
而盘起头来更好看的唐翠却已经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发型,看起来俊俏而清爽:“咱家王爷是福将,去了河西,仗就打完了。”
请太医去看,也看不出个门道来,已有人因此疾而死。说来还是张云龙命硬,王太医向贤王献秘方,再由贤王送给张云龙,昨天晚上突然通便,狂泻几斤,可算是保住命。但又脱水严重,起身尚需搀扶。
曹玉簪冷哼一声:“赵家人可真麻烦。”
……
赵准本来低着头,听曹玉簪说话,他抬头盯着曹玉簪。
“听说秦王又要去打仗了。”学着大丫鬟盘头,却觉得盘头不好看的小嬛,又改回原来的双丸子髻。
唐翠眨眨眼:“可不是么,那你帮我洗好了,我去取铠甲来。”
走出后殿时,唐恂对苏御说,唐振并没有完全放弃营救赵锵,希望苏御把话带给贤王。
……
原来是秦王回来了。
曹玉簪瞥了赵准一眼:“难不成把莫州十七师调过来?”
曹玉簪满意点头,随即锋利目光扫向西门真森。
安国公出此断尾之计,实属无奈之举。唐振在军报中说,若匈戾人果然来二十万骑兵,主力去了也打不过,一旦主力战败,兰州、河州丢失,敌军将长驱直入,直抵长安。而此时长安不足五千新兵,无法抵挡。
小嬛和唐翠正抱着被褥向水房走去。
曹玉簪看起来十分懊恼,眉头紧锁坐在榻上,庚王赵准也是刚刚来到这里。
王太医之所以一开始不拿出此方,是有原因的。他说,此方凶险,可能把人治死。万一把张将军治死,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只有等无人能医,而又有人因此病而死时,死马当活马医,再拿出此方搏一搏运气。
曹玉簪瞪视西门真森,刚要说话,被孟丹青打断:“你们玄甲军如何计划?”
“只能是御儿带兵去支援了。”
只要郡主心情不好,整个郡主府都显得气氛压抑。
苏御没时间去劝慰她,只是表现出“此战必胜”的自信样子来,以此感染别人。
秦王准备一番,就打算走出王府,这时又有快马送来消息,说安国公大获全胜,大败桑腊,全歼匈戾,不必支援了。
“咦?他是怎做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