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气倒秦王妃(2/2)
曾经控制全国三成粮仓的超级豪阀,虽然经历过多次重创,可他们依然家资雄厚。尤其是在唐孟西门三军阀把京畿道的土地让给他们一部分之后,更是保证他们财阀地位不倒。
面对这般喜事,韩家准备庆祝一番。礼部侍郎韩耀还特意跑来秦王府送些礼物,同时邀请王妃到场。可王妃忙碌,只把侧妃孔婷派了去。担心孔婷不熟悉贵族宴会场面,老貂寺胡荣一路陪同。
苏御说,无非是赚取人心。这三百对新人成婚,还分到房子,而且遍布全城。街巷里的人谈论起来,必然会提到秦王功德。他们在街巷里走动,就是本王的活广告。
“我侄秦王,英明神武,当有良妃相配。我侄龙种,必娶鸾凤,岂能以野鸡配焉?你唐灵儿若是能分身,照顾全面,我倒也不说什么。可如今让侧妃出席场面事,被人说三道四,丢的不是你自己的脸,还有秦王的脸,和我们皇室赵家的脸!我已决定,上书曹太后,指婚西门婉婷许配秦王。你答应便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掌灯时分,老貂寺手摸王妃额头,有些发烫,命人取来凉水,浸泡毛巾。
而赵氏、王氏、申氏,每家族获得一个勋爵,还设有小小府邸,还有俸禄,并且在道府任职。虽然这三家拥有恢复元气的资本,可根据秦王的诸多规定,想恢复到原来的水准,最少需要三十年。因为各行各业的命脉都掌握在国家手里,随时调控,压缩富人持续扩张的空间。
唐灵儿身边有王珣,所以外面有什么风言风语,只要王珣知道,唐灵儿大体就会知道。长安郡主向来是要强的性儿,被人数落,心中不爽。
若是以前,碰见有人对她施压,她首先考虑到的是唐振。可现在她想到的是秦王。提起笔来,想写封信,可刚落下几个字,又停在那里。
当然,现在说这话还是太早了点,不过曹玉簪就是这样认为的。她根本不去想小皇帝突然驾崩的可能,因为每每浅想,都会心中猛地一沉,万念俱灰。
先前派曹小宝去,是为了应付太长公主,可曹玉簪本意并不想这样做。因为秦王实力增强,对小皇帝赵策来说不是好事。
孔婷富姐,相貌傲人,落落大方,本已不俗。可是到了贵族聚集的场所,还是感觉有些不适应。对此老貂寺没说什么。他绝不会跑到唐灵儿面前说,侧妃表现还不像个贵族。
长秋宫,飞香殿。
虽然老貂寺不说,可别人却不会去照顾唐灵儿的情绪。风言风语的就传开了,说秦王妃苛刻,选得木讷女子给秦王当侧室。
这件事对秦王来说是好事,可对于唐灵儿来说不是。若把她们招进秦王府,不仅是家里妃子争宠,也会让秦王府变成门阀暗中较量的场地。自己能否从中获胜,没有十足把握。这让唐灵儿犯了难,这封信迟迟没能写完。
总之最近秦王很忙,就忙活这些“小事”。而且人们发现秦王乐此不疲,最近十天他最少撮合三百对新人。冯瑜偷偷问苏御,为何要这样亲力亲为的忙小事?
实权摄政王的气派,照比皇帝也差不许多。在大会上秦王说:“任命韩坚为玄甲军第十一师中郎将,党茂为监军,张达为督粮官,古松为参将,马闯为副将。恢复旅部建制,旅部五官任命如下……”
赵瑛站起身,一抖袍袖,面色威严:“若你懂事,最好把两个侧妃都废掉。功勋街的姑娘,才配得上秦王侧妃的名头。”
年仅二十一岁的韩坚荣升正三品中郎将,消息传回洛阳,韩家欢庆。
曹小宝走后,唐灵儿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倒了下去,半晌未能坐起来。
冯瑜讥诮道:若他们过得不好呢?
小皇帝身子骨壮实,自打出生以来,从没得过病。看样子,应该能比他那个二十三岁就英年早逝的爹活得长久。
第十一师落到苏御手里,没用上一个月,就做到完全控制。而老将军呼延郃此时已经完成使命,回家养老去了。至于王孙赵耕牺牲的事,据说贤王并没有责怪他什么。
突然睁开眼睛,坐起身来,命人研磨。
……
而曹玉簪相信,只要给唐灵儿留下一句话,她们之间就会产生默契。
果不其然,唐灵儿见过犁万堂之后,便在次日决定不执行太后废侧妃的命令,而且不准备迎娶西门婉婷。
公然违抗太后懿旨,惹恼曹玉簪,强烈谴责秦王妃,连下三道谴责书。可是谴责半天,曹玉簪也没采取什么行动,只说等秦王回来再与尔计较。
既然有了默契,按理说唐灵儿应该像上次一样很快振作起来,可奇怪的是这次她的病没好。仿佛心中压着一块石头,觉得有愧于秦王。犹豫再三,终于提起笔来,书信一封问秦王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