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巧当家(2/2)
“呃…,这个……”申询有些犹豫。
……
申询面带为难之色,小声地道:“童谣里说:老虎走,猴当家,设粥铺,巧钱,一锅粥里半斗沙,再不管管头搬家。”言讫,申询立刻正色道:“编童谣者居心叵测,诋毁邱大人,制造民怨。下官以为,应速拿之,就地正法以消民怨!”
王恬颇为受教的样子,拱手道:“既然如此,下官愿替邱大人承担。”
其实只要再给唐灵儿一段时间,就能把郑州的粮食买来。可长老会没给唐灵儿这个容错机会。想来定是有人从中作梗,结合当时情况,定与唐宽有关。看来唐宽因为断粮事件在家族大会上发难,是早有预谋的结果。
苏御早就发现唐灵儿是个大清官,有“过于苛求”的问题,曾暗劝她一句“不聋不哑不配当家”。示意她适当放宽。唐灵儿结合自己收集督办罪证的经验,觉得这句话值得琢磨。
如果能臣还是清官,当然求之不得,但这样的人太少,而且清官多刚正骄傲,有时甚至还会教皇帝如何做人,令皇帝不爽。
如果清官同时还是个仁官,才是人们心目中通常意义上的清官。可事实上不是所有清官都是仁慈的,甚至有的人会愤世嫉俗,心藏愤恨。
当上长老,唐灵儿的生活不但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更加忙碌起来。
“讲。”
退而求其次,若是一个有能力而没有野心的贪官,皇帝也会很喜欢。诸如陈平、和珅。赋予重权,发挥他们的能力。而这帮人,往往会让皇帝感觉很爽。
这时一名年轻官员【太原府司仓】王恬站起身,恭敬行礼道:“下官有一事不明,请邱大人指点。”
邱垚作为河东道临时观察使,坐镇道府大殿,将河东道与太原府两级官员合并办公,提高效率。
皇帝从来不怕贪官,只要别耽误事就行。但皇帝一定要树立几个清官典型,这才显得本朝刚正开明。比如曹玉簪就是这样做的。“民御公车”刚出现时,“八大棒”何等威风。还有当初大理寺卿冯钊,因为《履顺访十三伎命案》斩杀皇亲,闯下大祸,曹玉簪力排众议保他不死,原因也在这里。
唐延大笑道:“小妹,真有你的。”
“对,这样就没人来抢了,一定会落入穷人手中,而且能容纳更多人。”
本质上皇帝喜欢的是能臣,能替他解决问题的臣。
可唐灵儿清晰记得当时唐炯、唐立、唐恂不同意调动。说军粮少于一月,再调粮容易引发哗变。云云。
新官上任三把火,唐灵儿根据清华坊人口暴增的情况,要建设一批廉租房。
“但说无妨。”邱垚瞥了申询一眼。
唐延冷笑一声,自嘲道:“人家都是有后台的人呀,咱个庶出小子,哪敢得罪。”
邱垚细品清茶,声音低沉:“怎样童谣?”
邱垚笑了笑,没说话。
纵观历史,清官多是苛刻的。因为清官的道德水准更高,所以他们眼中不揉沙子,处罚罪犯时下手更狠,完成上级命令更坚决。苛政猛于虎,未必都是贪官干出来的。当然,并不是说清官不好,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随后邱垚就向屏风后走去,他在那里准备了一张床。邱垚声称,特殊时期,睡觉也不耽误办公。
当王恬回到座位上,申询却跟着邱垚来到屏风后头,从兜里掏出一包金子,放到邱垚床边,低声道:“邱大人,咱家侄子那事……”
邱垚扫金子一眼,笑了笑说:“待大局稳定,一定会处理一批官员,到那时再当官,才稳一些。”
“哦,明白了!”申询行礼告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