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延安情杀案(2/2)
“这倒是没听清楚。”目击者摇摇头。
“那你还记不记得那个男的长得什么模样呀?”
“记得记得,那个男的长得挺英俊的,看样子好像还是个干部呢,因为他地腰上佩戴着小手枪呢!”
“咱们延安可有好多干部呢,你具体一点。说这么笼统让我们怎么抓凶手呀!”
“是是,那个凶手看上去有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的年龄,身材大概比我要高出一个个头。穿军装,戴军帽……呃。对对,大家都穿这个样子,嘿嘿!……特别的相貌特征?这个……对了,我好像听见那个凶手曾经叫过这位死者的名字!”
“是吗,她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陈……不,刘茜,对对,就是刘茜!”
“刘茜?”保卫人员眯起了眼睛。这可是一个非常有用地线索呀。有看见,他从九号实验室回到摇动宿舍的时候才听说了这件事情。他的心中一紧,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真是特务行凶的话,恐破就不那么简单了。戎瑞没有迟疑,当场就把电话打到了特勤局反谍报处。消息很快就有了,凶手也抓到了,不过不是什么特务,而是抗大第四大队的队长黄克攻。
“黄克攻?!”戎瑞愣了一下,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熟悉呀,似乎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局长。您忘啦。我们曾经在抗大校园大门口碰见的那位旅长。”来云峰地记性相当好,一下子就像起来了。
“抗大大门口遇见的。难道是他?”戎瑞皱了皱眉头,心中像起了那位黄克攻旅长英俊得过份的相貌来。
“就是他。还是个旅长呢,没想到竟然是个杀人凶手!”来云峰哼了一声。“想当初碰见他地时候,看他那个骄傲的样子,哼哼!”戎瑞这时终于想起了延安历史上的确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一时的桃**杀案,当事人就是这个红军旅长、抗大第四学员大队的队长黄克攻。这个黄克攻别看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他少年时代参加红军,经历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当红军主力会师陕北的时候,黄克攻就已经是身经百战地旅长了。赫赫地战功,年轻的旅长,人又长得英俊非凡,黄克攻地确有骄傲的理由。这一点,曾经见过黄克攻一面地戎瑞不得不承认。桃**杀案的被害人就是刘茜,她原来曾经是抗大的学员,后来才调到了陕北公学学习。在抗大的时候,她被分配在了第四学员大队,而第四大队的队长正是黄克攻。刘茜和黄克攻两人,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年轻红军旅长,一个是从大城市来到陕北的年轻女学生,两人自然而然地就恋爱了。不过这段恋爱关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刘茜调到陕北公学之后,她就让人给黄克攻捎了一封信,明确言明中断了两人的关系。至于刘茜为什么要放弃这段恋情,谁也说不清楚,有的说刘茜移情别恋。还有的说是因为黄克攻的文化水平太低,初始交往的时候还好,时间久了,刘茜自然就对他有了诸多不满。特别是黄克攻常常爱在刘茜和其他人的面前显摆自己的战功,想当年老子如何如何之类的口头禅自然也就不为刘茜所喜。至于后来的事情,就是傍晚时分在延河岸边刚刚发生过的一幕了。
黄克攻这样的红军干部,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前途自然就无可限量,说不定将来会成为开国之将的。黄克攻的解决历史上已经有了定论,等待他的将是公正的审判和生命代价的严厉惩处。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没有战死沙场,却倒在情之一物上,真是任英雄好汉也过不去这一个情字呀,戎瑞忽然一阵郁闷。
黄克攻桃**杀事件在延安可谓是掀起了一阵不小地轰动,无论是红军干部战士还是红军学员。又或者是知道了消息的老百姓,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件事情。不过戎瑞却没这个心思去顾及,也不是他该管的事情,黄克攻的案件自由陕甘宁保卫处、法院关心,甚至连主席也被这件事情搅得不得安宁了吧。
“站住。通行证件!”戎瑞和警卫员们来到一座毫不起眼地小院的时候,门口红军哨兵毫不客气地挡住了他们。
“这是我们局……”
“云峰,出示证件,嗦什么?”戎瑞一摆手止住了来云峰的话。
“是。局长!”来云峰无奈地答应道。给,这是我们的通行证件。”
“对不起,同志,这是纪律,没有通行证件,谁也不能放行地。”红军哨兵把通行证件还给了来云峰,抱歉地对戎瑞三人说道。“现在你们可以进去了。”
“没什么,这是你们的职责。做得很好。”戎瑞满意地说。
这座毫不起眼的小院是军委特勤局的一处保密部门,这个部门的正式名称是军委特勤局技术勤务处测绘科。所谓的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地活动。军事测绘的重点毫无疑问就在于获得更加详细的军事地图。部队地行军作战没有了地图就如同瞎子一样。红军原本连地图都没有,全靠从敌人那里缴获,就算是获得一张民用地图都会欣喜若狂。要是缴获比例尺更小的军事专用地图,那就是大功一件。军用地图奇缺的红军就更别说拥有自己的测绘部门了,不过这种情形现在已经被改变了,这种改变就因为戎瑞当初来到延安的时候半路上抓获的那个冒牌的北京大学地质调查队。
冒牌的北京大学地质调查队实际上是日本间谍机关派到中国西北地区进行军事地理测绘工作地,其目地不言而喻,祸心大大地。换作别人遇见这些日本人。或许就会把他们统统死啦死啦地了。不过戎瑞可不愿意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免费人才。留着比宰了更有用处。当初把抓获地那个冒牌的北京大学地质教授张秉礼和他地助手学生们交给李部长的总军事情报部后没有多长时间,戎瑞就打报告把他们又重新要了回来。要回这些日本人当然不是要白白养着长膘的。他们不是搞军事测绘的吗,现在换东家为红军服务了。
这一年来。张秉礼和他的助手学生们就干一件事,那就是为红军培养自己的军事测绘技术人员。这座不起眼的小院实际上就是红军的军事测绘学校,这所学校虽然编列为特勤局情报学校名下测绘专业,却隶属于特勤局技术勤务处测绘科管理。真说起来,特勤局情报学校测绘专业是整个学校除了政治理论专业之外教学力量最强的专业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奇怪的,红军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政治教员。特勤局的政治处主任常云飞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完全可以凭得上教授级职称。除了这个,情报学校的师资力量显得可怜了。张秉礼和他的助手学生们的加入,一下子就使得情报学校拥有了第二个师资力量齐全的专业。张秉礼的真名叫做大平正茂,教授的身份也不假,只不过他不是北京大学的地理学教授,而是日本京都大学。同时,大平正茂还有另一个身份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测绘大队第十一队的领队。为了策划对华战争,中国的军事地图是日本军队首要获得的军事资料。可惜,就算日本的间谍机构再怎么无孔不入,还是无法获得满意的军事地图。原因很简单,中国连自己的军事和民用地图都得向英美等列强国家购买,仅有的一些大比例尺军事地图还是那个已经灭亡的大清帝国绘制的。无奈之下,早在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东北三省之前,日本军队就向中国各地派遣了大量的地质测绘队,专门勘测中国的地理环境,绘制详细的军事地图,以备军事用途。在这些派往中国各地的测绘队中,有的是日本军队的专业军事测绘队,还有的是来自日本各大学地质地理研究所的学者和学生。这位谎称张秉礼的大平正茂教授,就是京都大学地理研究所的所长。被戎瑞意外抓住之前,他来到中国已经有两年多了。
大平正茂虽然是个学者,但他的儿子确是正牌的日本军人,而且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测绘大队的少尉。作为一个学者,大平正茂其实并不对关东军的入侵中国计划有任何兴趣,这与他的学术研究没有关系。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一旦日军占领了中国,他在中国的勘测与研究工作将会方便得多。大平正茂对关东军的事情感不感兴趣是一回事,关东军征用他来中国从事军事测绘的间谍活动却不是他愿不愿意的。一纸命令下来,就把他从京都大学的教室里面拉到了中国的西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