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夏宰之召唤诸天 > 第十五章 师道

第十五章 师道(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开局掠夺上帝神权 神话复苏录 我是三界女帝前男友 刀剑笙歌 渡厄 西游之黑暗轮回 星界使徒 这个种地的宗门有亿点点强 我在都市开仙门 我真是来交换的

“血枣寓意着早早高中。”

“黄昏桂圆祝福着功德圆满。”

姒遇又缓缓的吐出来五句话,对崔浩笑着说,“这是学生对崔师的礼物,也是学生对自己的祝福。所以崔师务必收下!”

突然!

白日起,文曲星动!

白日起,万星相拥!

天空原本是一颗颗的星辰突然被扭曲了,每一颗星辰都变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星光,好似流星飞行,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

定睛一看,那星星组成的星画竟然是各种芹菜,各种红豆,各种莲子,各种桂圆,各种枣子。

那星星甚至组成了一个个天道圣字。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天道圣音,笼罩在所有人的耳边!

但是,唯独那颗文曲星仍矗立在天空。不仅没有像其他星辰扭曲成星光,反而突然形成一股君临万界、星耀亘古的大气势,让人有顶礼膜拜的冲动。

突然,文曲星发射出千丈紫气,那紫气氤氲,幻化出百家之祖。

一位大耳垂肩,双手过膝的老者欣慰的点了点头,手一招,封存在大周儒家圣地的儒家圣器礼记缓缓上升,手又一招,天空中又凭空的多出了一支狼毫,在儒家最宝贵的圣器上挥洒自如。

又是一位面部饱满,头部高高的隆起的老者,双手一点,封存在大商道家圣地的道德经便到老者手上,凭空翻页。

又出现了一位线条坚硬,刻板严肃的中年士子,心神一动,封存在大秦法家圣地的法经瞬空千里,在云朵中划出一道巨大的长线。

一位又一位的百家圣人幻化于天,一本又一本的百家圣器召上于天……

半响后,紫气消散,百星归位。

那百家圣人眼神都望向帝都,口称极善!

在圣地是镇地之宝的各种神气在今天跟不要钱似的向大夏帝都疯狂输出。

儒家的孔圣文气,道家的逍遥然气,法家的天罚刑气,兵家的兵伐杀气……

百家典籍一本又一本的飞回各家圣地,无风翻页,不管是儒家的礼记,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是法家的法经,上面都多出了一句话。

师道再起,百家之巅!

姒遇彻底懵了,比旁边的崔浩还懵。

自己不过是想搞个形式,收买人心罢了,但却给他整了个百家惊圣。

好家伙,没有低调的资格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可是师道。

在蓝星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故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然而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似乎师弟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先秦诸子,私家讲学,大抵均是如此。

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之从师,可能仍然依循此法,或迳由国家分配,也就不另设拜师之礼了。总之,拜师并没有进入国家正式的礼仪典制中,即或有之,概属私礼。

《通典》才开始提到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可是它内容仅谈了汉成帝等人敬师的事,并未记载其礼仪状况,所以我推测古代根本没有这种正式仪轨。

总之,师道作为蓝星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不亚于任何之道,没有师道,就不会有传承与学习,换而言之,只有依靠师道,百道才可以走向巅峰!

所以姒遇这立师说,设拜师宴,看似普普通通,但这也是超前几千年的思想,引得百家惊圣也不足为怪。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