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孝子(1/2)
里屋那仿佛能把心肺咳出来的咳嗽声,如同魔手,狠狠的抓住少年的心,将里面还残留着的梦境残部以及并未消散的情绪挤了出去。.26dd.Cn
少年跳下床,朝里屋奔去。
少年叫赵天皓,再过四个月才十五岁。里屋咳嗽的人是他相依为命多年的寡娘。
自他记事以来,就没有见过他爹长得是什么模样。别说模糊的印象了,就连发的梦里,都没有他爹的一丝儿影子。
人都说父子连命,别说是万里之隔了,哪怕是阴阳相隔,都能在冥冥之中相互感应到对方的气息。但赵天皓却是丝毫没有感应到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的气息。少年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也没敢说出来。
因为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幼时的伙伴们,只要是敢说他没爹的,几乎都挨过他的暴揍。他也曾问过他娘,仅有的一次。
他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向娘问起爹的事的时候,娘亲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哀怨?恐惧?敬畏?……或许兼或有之。这种种情绪凝结在他娘那年轻而又精致的脸庞之上,让人见了,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向娘问起过他爹的事。
慢慢的大了,他明白了很多很多事情。有一个想法始终横亘在他心中。这个想法源自幼时的伙伴们说的话:他娘不守妇道,没有结婚就怀孕,然后生下他。每当他想到这个,他就会狠狠的打自己巴掌,直到将脸打肿为止。因为这个想法是对抚养他的娘最大的不敬。
但这个想法,就有如毒瘤,越不想去想,它就越让他去想,几乎快占满他的脑子了。所以,他将自己脸打肿的次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狠。为了不让娘看见浮肿的脸庞,他暗地里学会了一些用草药消肿的法子。
用这个法子,肿如包子的脸,在半刻钟之内就会恢复原样。
不过,随着他年纪的增大,控制能力强了许多,打自己的时候也渐渐的少了。
赵天皓拂开里屋的草帘子,里屋的情形就出现在眼中。里屋的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张床。床上静卧着一个容颜很美的女子。这就是赵天皓的娘亲了。
“娘,你好些没有?”少年看着娘亲那因为剧烈咳嗽而红若桃花的脸庞,心疼的问道。
“皓儿,娘没事。现在几更天了?”女子双眼不曾张开,不过,她听到儿子急冲进来的脚步声,心中没由来的一甜,因为咳嗽而引起的心肺剧痛也轻了些。
“娘,现在快四更天了。”赵天皓抬头望望悬在西边天上的弦月,轻声说道。把滑落些许的被子提回原位。月光之下,娘的脸庞仿佛在慢慢的变老。赵天皓娘亲的年轻不大,看起来就是三十许人。未得病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年轻二十来岁。
“哦,四更天了。”赵天皓的娘应了一声,又蒙蒙的没了声息。
自从一年前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后,他娘就是这个样子,每天咳嗽。初始时咳的并不厉害,到过了一年,却是厉害了许多了。现在,他娘每天大半时辰都是睡在床上的,慢慢的有一种趋势,那就是清醒的时候少了许多。
“娘,不论多难,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让你长命百岁。”赵天皓想到此处,心中暗暗发誓。
他娘这个病好像是没由来的。自得病那天起,到现在有一年了。这一年来,周围十里八乡的郎中都被他给请来了。但这些个郎中,每个人看了之后,都给出的是同一个病程:心肺有缺。给出的方子都大同小异:温养。
赵天皓想着,得想个法子请个大名望的大夫来看看。这些乡下的小郎中,治着头疼发热的还行,再难点的病程他们就跟自己差不多。
不过,名望大的大夫,诊金不是一笔小数目。这可不像小郎中,诊金可以用一些山货野味来代替。他们要的那可是真金白银。
赵天皓活到现在,快十五年了,别说金子,就连银子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见过最多的钱就是半吊子铜钱。
那是去年冬末的时候,他进山打柴,碰到一只不知何故摔得半死不活的熊。就是这半死不活的熊,为了弄死它。还赔上了相伴自己多年的小黑狗。
为了替小黑报仇,他将剩一口气的黑熊用柴刀砍得血肉模糊。当他将黑熊拖回来的时候,村里人那副活见鬼的样子猛夸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想笑,也有点儿自豪。/不过,唯一不美的是,村子里唯一有点儿见识的小郎中却是连连道可惜。
一问之下,原来小郎中可惜的是熊皮。熊被砍得血肉模糊了,熊皮自然是不怎么完整。当时小郎中说,完整的熊皮,可以卖十两银子。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少年并不知道。不过,马上他就知道了。那就是可以去城里请大名气的大夫来一回,也许有机会将他娘的病给治好。
最后,小郎中用半吊子铜钱把血肉模糊的熊给买走了。赵天皓用这半吊子钱,给他娘整了两床崭新的棉被。
想到这里,赵天皓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后悔?谈不上吧。那小黑可是伴他多年的。在他心中除了娘,就数小黑最重要了。再说了,要不是小黑,自己早被伤熊给拍死了。
赵天皓走到屋外,东头有一个四面透风的草屋,那是厨房。
赵天皓麻利的将火生起来,山村里烧火的柴火,那都是树根,耐烧,不过,烟也大。把那只熬药煮饭两用的石锅洗净了,架在火上,往里盛了半锅子水。再把一些干湿不同的草药分别洗净,放在锅里。慢慢的熬。
要熬好这锅药,得一个时辰。没办法,石头做的锅,你还想多快的速度熬好?光是将石锅烧热,就得好半会儿功夫。
他也想去铁锅,但那铁锅贼贵。赵天皓现在的主要收入就是砍柴卖钱。一担干柴才两文钱,一天两担。一天就是四文钱。一月就是一百二十文,一年就是一吊半不到的钱。一只铁锅,没两吊钱那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