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章 机心独运(2/2)
“崇祯南迁,我据有中原之地,鞑子虎视在辽东,我既不与鞑子结盟,势必两面受敌,似此情势该当如何应对?小哥,愿闻高论。”说到这里,闯王忽然停住了。
陆云浩见闯王、李岩的目光**辣地注在了自己身上,显然要以此军国大事来考量他一下。忍不住心中热血沸腾,两位这样的人物如此看重他,叫他如何能不受宠若惊!他自制力超强,很快平定了一下心绪,调动平生最大智慧,审度筹算应对之策。
武皇、也是瞑目摄心,认真思考。
不一会儿陆云浩缓缓道:“大明王朝风雨飘摇,整个北方已难施号令,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全仗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可以说这是崇祯手里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他对之寄予厚望。但若他被迫南迁,这支大明王朝的顶梁柱就要被我大顺、鞑子夹在其中,进退不得。崇祯深知这支铁骑对于大明王朝的重要意义,自要不惜一切代价为之找一条活路,与鞑子媾和?那他将冒天下之大不韪,被天下所唾弃,与大顺接洽才是唯一出路。则我可以之为筹码,逼其就范,令其与我划疆而守,互不相犯,然后借助关宁铁骑,先荡平女真鞑子,再徐图后事。”
“高!”李岩击掌道。武皇虽不言语,也是暗暗佩服。
闯王两眼放光,神情又是惊异,又是赞赏,他这几百年年无一刻不在研究当年的形势,得出这一堪称绝妙的计谋可说在情理之中,想不到陆云浩一个后辈小子于须臾之间就瞧出来,怎能不对他刮目相看!他却不知道,陆云浩腹笥极广,详知当年天下大势,又专门研究过,是以才能有如此精到见解。
他哈哈一笑,道:“大气虫,凭我的本事,率义军精兵,打鞑子个七零八落,屁滚尿流,你信不信?”
武皇沉默良久,道:“我信。”
“可那时整个京城已被闯……团团围住,崇祯就是参透了天机,又如何能逃出去?”武皇插话道。他向把当年的义军称之为贼,现下因众人在,怕闯王没面子,这个“贼”字到了嘴边竟吐不出去,只好含糊而过。
陆云浩道:“这就牵扯到了下边仿门书马字。崇祯当时既已认定天亡大明,见了这个情景,自要以为又是天意了:门中一马,乃是‘闯’字,大明王朝要亡于闯王之手,同实情相对照,丝毫不爽,他更彻底认命了。若我猜得不错的话,这个‘闯’字,其实是暗示他破门硬闯,便象我等适才这样,后面必定另有天地。”
众人都深以为是。
武皇忽地摇摇头,道:“不对,这其中有一处说不通。按小哥所言,朱棣老贼捣鼓的遗书,乃是为了在危急时刻能提醒保护他的后代,可为什么不明示,反弄得如此隐晦,岂不怕误事?就崇祯来说,他不仅没受到指点,反而误入岐途更深。”随之又摇摇手,慨叹道:“天道高深,变化莫测,人须顺天,天亦择人。这或许正是天道要在生死一线之际,考验崇祯的定力与胆智,他若是块能挽狂澜于既倒的料,沉着冷静之下不会参不出这其中的隐意,即使他参不出,手下须该有这样的人才,可惜他神智已昏,又众叛亲离,紧要时刻表现得一无是处,天道自然要舍而弃之,不然他即便侥幸逃脱,也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怎能挑起中兴大明的重担,不过再一次受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