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哨站生死战(四)(2/2)
虽然45加农炮有装甲挡板,但是毕竟炮的体积并不大,防护能力有限,炮兵们唯有半蹲着来操作射击,能打一发算一发。这样一来,炮击的效果就大大减低了。战场上讲究的就是距离,任何武器都有其在一定距离上的优势,机枪在这个距离上进行火力压制要比大炮要有效得多。现在最有效的攻击反而是迫击炮,苏军有三门而德军有两门,你炸过来我炸过去,就看谁先把谁先干掉了。
德军的装甲运兵车在距离苏军阵地正前方机枪碉堡2米左右停了下来后,德军士兵也纷纷跳下了车,依托着运兵车周围,就地挖单兵掩体。德军的装甲运兵车毕竟不是坦克,如果太接近苏军的机枪碉堡,车上的士兵也被射伤的,这样一来战场上就出现了短暂的对持局面。
两百米在战场上是一个敏感的距离,在黎明战斗打响后,苏军哨站的士兵,已经紧急地在正面的道路上埋设了一些地雷,为的就是防止被敌人长驱直入攻到营地前,而地雷就是埋设在营地前一百米至两百米的道路及两旁。如果德军的运兵车一直开进的话,地雷将是迎接他们的拦路虎。边防军平时除了巡逻,在边境线埋设地雷也是其主要的任务。
这时夫已经躲到了阵地的一边护墙与通道之间的角落,规避德军时不时打来的迫击炮弹,机枪的子弹也偶然在头顶嗖嗖飞过。
“真可恨,什么时候才能搞一支专门的狙击步枪用用。”这时夫拿着步枪,躲在角落里,间或中从护墙上的了望射击孔,向德军士兵打打冷枪。几次用步枪狙杀德军操作迫击炮的士兵,但由于距离太远,打了几枪都没能成功,并不是自己枪法不好,而是没有步枪用的光瞄准镜。
虽然处在激烈的战斗中,很奇怪,自己现在的心情却是那样的平静,冷眼地看着苏军和德军士兵之间的对持射击,默默地等待着战场局势发生变化。以自己对战场形势的分析,暗暗觉得如果德军没有必胜的把握,是不这样夹击苏军哨站的,德军奉行的是闪电战法,阵地战可不是德军所擅长的。这样在哨站前就地挖掩体,起到的只是围困的作用,难度德军是派工兵冒险冲上来爆破苏军的碉堡堑壕工事,还是另有后手呢?
新的一周再次冲新书榜,请大家踊跃给《二战大兵》投票啊,月月逍遥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