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自来水暴动(一)(2/2)
七十度这一点来说,的确也有放这个假的理由),既天,那么宁安王可以用来折腾的时间也就少了一半。其折腾行为便少了很多,似乎有所收敛。就在官员们以为度过了一劫。正准备摆酒相庆时,忽然每个官员都接到了一份通知:宁安王老人家要过生日了,大设宴以赏群臣。然而此时正值国家多事之时,宁安州的自来水工程急需资金,因此大王命令所有官员按照品级缴纳生日贺金,如有拖欠不交、迟交漏交的,一律贬官夺爵!
这一招算是扎破了马蜂窝:憔郡的政体与别郡格外不同,因为资源十分贫瘠,没办法搞分封制度,所有官员的衣食住行都依靠郡国财政统一供给。尽管贪渎和尸位素餐的行为一抓一大把,但人人都认为那本来就是应该地(世上太多的事就坏在“想当然”这三个字上)。尽管大多数官员的实际收入都在合法收入的三到四倍以上,但人人都觉得自己拿得还不够多——那是因为本郡还不够富,不够富是因为郡王无能——抱定了这种念头的官员们在遇到索要生日礼金的行为时会显得多么面目狰狞和难以相信自不用说,何况宁安王下的指标还不低:千户级的起价两千贯,视俸禄和职衔别有加成;镇将级的要一万贯,挂总大将衔地还要额外加五千!如果文武公卿们此次还能够忍气吞声地交钱,仅仅这一笔就可以发上百万贯的大财了!
但显然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交出这笔巨款。一直隐忍不发地几位重臣愤怒了,他们不再隐忍,而是立即展了密切的串联,慷慨激昂地相互拍胸脯宣称绝对不可能作出这种让步。他们的门生、幕僚、关系户们自然以这些大佬为风向标,迅速结成了攻守同盟,定下了坚决不交钱的宗旨。当晚的宁安王寿宴去者寥寥,才不过坐了四、五桌人,礼金收了不过两万余贯。宁安王气得脸上皮肉直颤,但还是好歹按耐住了性子,表扬了在座的来者几句“你等皆为忠心耿耿的胘股之臣,日后必有大用”,随便吃了几口便走了。出人意料的是,事后宁安王并没有惩处什么人,众臣迅速心安,言语之间也变得放肆起来。
与此同时,北国公司正在宁安州城内大肆兴建自来水工程,已完工的地区迅速享受到了这种先进技术的好处,尚未完工或动工地区的人民争先恐后前去看稀奇,这种新鲜、先进和干净的事物使得他们欢呼雀跃不已。谁都知道千百年来吃的井水苦涩发臭,对身体不好,但谁都没有办法,如今却不用肩挑手提便能随便流到家附近(因资金有限,还做不到家家入户,只在居民云集的住宅区处多设了些水龙),对于在恶劣环境下待了长久岁月的憔郡人民来说,这大概是天下最幸福不过的事情。因此,大王受到百官责难的新闻第一次没有引起刁民们的鼓噪欢呼,而是带来了低低的嘈杂之声:难得大王良心发现要为黎民百姓作些好事,那些整天吃得脑满肠肥的官员竟然不愿意出钱?
嘀咕归嘀咕,宁安州人民暂时也只能嘀咕而已。自来水虽然又干净又方便,但家家都要摊派水费,还得专门差人轮流看守水龙头,算起来也不算便宜得可以忽视,仅仅是“基本上勉强还用得起”而已,即便是为身体健康付出的必然代价,贫穷的百姓对此也并非毫无非议,有些赤贫户赖着不交水费,却又时时窥视着看守水龙的人,一见他们去上厕所便跑去偷水,额外引发了不少打架斗殴事件,这也算是先进事物不适应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新鲜劲过去之后,老百姓们便开始习以为常,并未打心底以之为德政。
但半个月后的一天,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忽然已铺到大半个城区的自来水系统全部停水了。众人疑惑间相互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在北国水厂闹事(这其中就传得很邪乎,有说水厂总经理野田敦已经被砍了脑袋的,有说野田敦被剁了胳膊的,还有说北国水厂的所有水管都已经被刨坑埋了的,总之谣言纷纷)。众人一听不对头,好事的一拥而上,都跑到北国水厂去看究竟。没多久,北国水厂门口就围了四五千人,吵吵嚷嚷得如聚众谋反一般。总经理野田敦这才狼狈万分地挤出门来,对众人解释:
“大家冷静,先冷静……”
人群中有人大呼道:“死胖子,冷静个头,这么热的天停水,你倒试试看给大爷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