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红顶奸商(四)(2/2)
子之故。野田敦却心里清楚得很:这并非是什么幼系,他早就见过宁安询,虽然年仅十九,但生着一把虬髯,看起来粗烈暴躁得很,看起来像个三十岁的大叔,根本不象“幼子”。据说前些时候宁安询曾找郭铁嘴评定,郭铁嘴的回答是“尚需数月修炼,再来不迟”,也就是说他起码已有一只手摸到神将资格的边缘了。虽然从未带过兵(即使是王子,也没有编制给他),但平日指挥卫队打猎缉盗时已颇有章法,有成为一名猛将的资质。两名王子对比之下,长子懦弱,性格与父相仿;次子彪悍,极不类父。然而作为一名王者,宁安王经营了几十年国政,基本上是个“玩”字,虽是玩得昏天黑地,心里却十分清楚这憔郡的一亩三分地经不起其他人跑来与他一起玩的道理。天下大势,终究是要能干活的人出来干活才能支持得下去的。
这些道理宁安王就算心里清楚,嘴上也不会承认,更何况也许只是深藏在他内心中的一种尚未形成理论地感觉,因此他对两名王子的爱憎也就显得非常模糊,找不到什么充分的理由。这就导致他一遇到这种问题就选择逃避和玩乐,把烦恼丢到明天去解决,因此憔郡至今未确定世子。
野田敦装着糊涂问:“大王,此时未立世子,的确是有些晚了,不过与我们商谈的事有关系吗?”
“野田先生还是太年轻啊!”宁安王长叹了一声:“当然有关系,怎么能没有关系?风里轩是王妃的幼弟,国舅身份,他自然是洛王子那一方地了。如果让他执掌重兵……”
野田敦瞪大了眼睛,作出大惊诧状道:“难道大王信不过风里轩千户不成?”
宁安王沉吟道:“这个人的品格,我还是信得过的。只是涉及王位,人心难测。”
野田敦提醒道:“大王,憔郡的王是你,而不是洛王子或询王子,起码现在还不是。”
宁安王疑惑地看着野田敦:“哦?”
“大王担心如此划分之后会产生势力不均,影响政局,我倒是有一计。”野田敦摊了摊手:“大王,关键在于平衡对吗?担心洛王子会因风里轩的强兵而势力大涨的话,让询王子出仕领兵不就好了?”
“领兵,领兵!”宁安王苦笑道:“哪来的编制?便是北境守备队的编制,都得大费脑筋才能定下。询王子从未带过兵,更没有理由给他腾出编制。满朝文武公卿,都不会同意。”
“大王,这就是我要跟你说到的核心问题了。”野田敦阴恻恻地说:“难道大王愿意终生受制于文武公卿?如果是这样,那改天换地的宏伟设想也无需再提。毕竟工程需要那么多年,大王坚持得了一时,坚持不了一世,三五年后,那些人总能找到理由废掉这个工程地。”
“先生的意思是说……”
“如此宏伟的工程,需要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统一的决心方能完成。”野田敦说:“在此之前,大王首先得坚定意志,确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憔郡万民世代造福的大义之举。既然行的是大义,那么阻挠大异地宵小之辈,就必须扫除!没有这种坚定的信念,此事永远无法成功!”
宁安王困惑地说:“先生地意思本王明白,可……这件事当真事关憔郡万民世代福的‘大义’么?呵呵,这个……本王还不是很理解,能否详谈一下?”
“大王兴此工程,表面上看来是为一己私欲,耗费千万,祸国殃民……”
宁安王慌忙说:“先生,这当然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呢……嘿嘿,先生当然明白,请直接说实际事关‘大义’的部分吧。”
野田敦慷慨陈词道:“实际上呢,大王心系着憔郡的将来,憔郡万千百姓的后世发展!眼下的憔郡,山穷水尽,土地贫瘠,连高级宴会用的净水都要从西凉运来,唯有靠一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苦苦维持。百姓生活困难,环境恶劣,如此下去,数十年后,憔郡必将完全荒芜,不复存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大王才以兴建此工程为契机,着手改变憔郡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为子孙后代谋利,这可是至高的胸怀,宏伟的魄力,非常人所能理解啊!”
眼见野田敦声泪俱下,宁安王忽然觉得自己的身躯如充了气一般雄伟了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睥睨天下的豪情油然而生。虽然他还不明白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如此伟大,但野田先生已经这么说了,想来是不会错的,他连忙扶起野田敦,连声催促着说:“都拜托先生了,请先生有什么想法就一口气都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