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红顶奸商(二)(1/2)
坏多日的大洋钟被野田敦修好了。并且不止是修好了一个关键齿轮,而是连下面的发条、传动等全部机械装置都修好了。待天亮之时,众人都看到了上面的走时分秒不差,完全与雷克萨洋人初来修建时一模一样。气焰方起的本地商人顿时鸦雀无声,而前来观看的宁安王则热泪盈眶,用力拍着野田敦的肩膀说:“太好了,这钟总能向南海王换两艘大船罢!实在是太好了,野田先生的大德,本王定然永世难忘!”
如果事先不知道宁安王的野望,此时一定会莫明其妙,可野田敦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说:“区区一座大笨钟,何足挂齿?素闻大王喜好温暖青绿的海边风景,其实南海那地方燥热,不见得是度假的良好选择。如果大王有意,我定可改水换土,在宁安港附近营造出一所环境优美的度假之所,所费资金还一定远远少于远赴南海开辟荒岛!”
此时野田敦在宁安王的心目中已成了一个可以随便制造奇迹的风尘奇男子,说什么都能相信,何况说的正是他最爱听的事。于是他急忙紧握住野田敦的手,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野田大师,需要多少资金,多少人力,尽管向本王开口便是,一切从优!”
野田敦微微一笑,说:“大王,此地人多嘴杂,不宜细谈。”
宁安王忙不迭地叫嚷道:“立即回宫,回宫!”
当宁安城的百姓们看到宁安王亲自执缰驾车带野田敦进王宫议事时,不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尽管憔郡在天界只是个不甚受重视的二等偏下的郡国,其郡王不可与人间世界的中华、罗马等超级帝国地君主相提并论,充其量算个古代中国的太守、州牧,但如此重视一个“普通商人”。当真是世所罕见。无知百姓们看看后起起哄也就罢了,宁安城的商人们看在眼里可是百样心思,有些乐观主义者认为这是郡王开始重视商人的一个划时代标志,应该摆十里流水席庆祝,但更多的不乐观主义者认为野田敦一定会借此机会制造更多的不祥和灾祸。果不其然,第二天宁安王就亲自发布了谕令,要求立即全面整合国内商业资源,尽快完成商家企业注册工作,凡是新成立的注册机构必须拥有不少于一万贯的注册资金。并长期存在北国银行中作为风险抵押金,不过可以免税一年——虽然野田敦此时还在忙于从安平王府召唤几个会算帐的旧识,得等他们赶来后才能把银行地摊子铺起来,连挂北国银行招牌的功夫都没有,但王令如火,这道谕令还是迫不及待地发出去了。
一万贯对憔郡的商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目前的合法注册机构又只有北国公司一家,除了与其合并外,大多数的中小商家可谓别无选择。其余少数有实力有背景的商家也总算看到了一线曙光。要么三俩扎堆,要么独家注册,先后成立了十来家注册公司。因为免税一年,所以虽然折腾得够呛,一切倒还能照常运转,一年后的事待一年后再说——这种不重视不合理契约只期待发生意外的想法也是古代社会人的普遍思想之一。饶是如此,北国公司地表面实力依然雄居第一:它吃掉了大多数的中小商家,垄断了原本由宁安王家专营的军械制造、运输和交易行业,并且占有着其他企业的保证金。尽管野田敦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些保证金放在北国银行里是绝对可靠的,但不可否认。他已经拥有挪用十万贯财产的可能性了——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可能性比真正挪用或偷盗出来还来得重要。
但因为这次大合并是典型的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并未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具体变通方案,其中还是出了不少事端,一些死活想不通的小商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这种不能接受的巨大变迁,野田敦地形象在憔郡众人中也变得恶劣无比。正直一些的人骂他“奸人”,淫荡一点的人骂他“贱人”,其实意思都差不多。好在野田敦此时一口气吃下了太多的商号,严重消化不良,天天忙于拜会宾客,安排工作,没时间去打听和理会别人对他的看法,因此每日忙碌之余尚为自己迅速发达而兴高采烈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