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云洒河山 > 第一章 赵氏将军陈桥变 云家儿郎姑苏游

第一章 赵氏将军陈桥变 云家儿郎姑苏游(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五行弑神 多尔衮 战道之旅 斗神传说 黑白帝 异界快递员 疯狂的控卫 逆运乞丐(17K) 三国魔术师 疯狂医神[17k]

赵氏将军陈桥变云家儿郎姑苏游(1)

诸位看官,提起我中华五千年灿灿长河,免不得说到那二十四部正史。收藏*~网I。O然而,正如前人所讲,这一部二十四史到底从何谈起。更何况那稗官野史,燕谈郢说更是计无胜计,数不胜数。乾嘉以来的考据训诂,近儒所谓的国无信史,更是时常令如小子一般的平民百姓头大无比。现如今的DNA,同位素检测方法更是推波助澜,直将一个史学的求真务实发挥的淋漓尽致。小子庸庸,自不敢妄言史学正道当在何方,但现下却要斗胆舀出一瓢,加些调料,演出一段传奇。真假无论,只求博诸位一笑。好,撇开闲谈,这便进入正题。

却说后周显德六年,开封城细雨涟涟,云气愁惨,一连阴沉了十几天。正值六月,本应是个热闹时节,城中却死气沈沈。清晨,城门的老张头托着扫帚,望着一尘不染的街道,倒也乐得清闲。正在他装模作样的时候,忽地,听见城门“啪”地一声响,接着是一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老张头倒不显得如何惊奇,讷讷地抬头瞧上一眼,只见队伍当头便是两员威风凛凛的大将。一人不经意间扫了老张头一眼,倒把对此场面司空见惯老张头吓了一跳,那眼神正像阴域之中的两道霹雳,幽冥之上的一对精光,或正如老张头此刻所想,“那眼睛太亮了”。

皇宫之中,周主柴荣依旧在龙榻上,辗转难眠,并非为榻旁未批完的奏章,也非为此时龙体恙极。只为他前几日偶尔阅件的三尺直木,上面五个字却是惊心动魄:点检作天子。乃至他立刻罢了澶州节度使,兼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命其留奉朝请。其实,世宗何等雄武,自不会轻信一块木牌,但如今本是多事之秋,原有石敬瑭为明宗婿,后来篡唐为晋,如今永德亦尚长公主,说不准一语成谶。可这点检一职究竟谁人当得,却是令周主不得不谨慎小心。

这时一个小太监跑进来,跪道:“皇上万岁,两位赵将军回来了。”

周主咳嗽一声,似乎有了什么决定,缓缓道:“请两位赵将军进来,朕有事要宣。”

片刻后,两位将军趋了进来,定睛一瞧,就是老张头在城门见着的那两将军,果然金铠振振,威武不凡,一人方面大耳,龙马之躯。一人俊眉修目,虎豹之形,只是两人都垂着双眼,再没有老张头看到的一丝英气。见着周主立刻齐齐行礼,面露惶恐之色。

周主上下打量了他们二人,点了点头,似乎对他们极为满意,忍着咳意,强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如此,赵将军跟随我与先皇南征北战,自高平,清流关二役始立功无数,如今赏赐实少……寡人好生惭愧。”

赵匡胤,匡义二人赶忙跪下,头如捣蒜,匡胤道:“末将得受先皇知遇之恩,自当效死于陛下,陛下这般说,臣虽万死不得逃其咎。”

周主微微笑道:“你对先皇与朕的忠心,朕自然看在眼里,你事朕恭敬谨慎也正在眼下。前几日,文素向我举荐你,任这点捡一职,正巧遇上你回京,便在此准了文素此奏,匡胤,点检一职非同小可,还望你能勉之,匡义你可全力扶助兄长,与之共勉。”

匡胤﹑匡义慨然道:“定当不负陛下。”

周主笑道:“两位赵将军旅途劳苦,先下去休息吧。”

待得匡胤二人出室之后,周主方叹了口气,喃喃道:“也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形容登时疲惫了下来,唤来随侍拟了张诏书。

诏书大略为:册宣懿皇后胞妹符氏为继后,封长子宗训为梁王,次子宗让为燕国公。命范质、王溥两相,参知枢密院事。授魏仁浦为枢密使,兼同平章事,吴延祚亦授枢密使。都虞侯韩通得兼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加检校太傅,兼忠武军节度使。此外文武诸官,亦迁转有差。群臣不敢违令,只啧啧疑议。

又几日,周主病忽转重,竟至弥留。唤范、赵诸人入内顾名,郑重嘱托,命其善佐储君,又缓缓说道:“翰林学士王著,是朕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召他入相,幸勿忘怀!”众人大哭而退。

出了宫门,众人私语道:“王著日在醉乡,是个酒鬼,岂可入相,必是主子临终糊涂,不便遵循,我们便宜从事,绝不可把此事宣扬出去。”各人点首会意,誓不说出。

是夜,周主崩于寝宫,不知是天忌英主,还是另命所归,享年只三十九岁。新皇后年正韶稚,芳华正茂,却不料甫及正位,便做了寡妇。梁王宗训,年仅七岁,既无咏鹅之才,也无辩日之机。知晓什么国事,懂得什么手段。眼见这孤儿寡母,终日哭哭啼啼,煞是可怜可叹。小子写至此处,也颇为世宗不平,一个知人善任,爱民如子的好皇帝,身后竟是这等下场,可见天道未必昭显,正义也未必彰然哩。

翌日,宰相范质奉着七龄幼主登基嗣位,一切政事,尽由范宰相主持,尊符氏为皇太后,献上册宝。朝右大臣也有一番升迁,录不胜录,惟宋州节度使兼检校太尉韩通,调任郓州节度使,仍充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改许州节度使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仍充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封晋国长公主张氏,即张永德妻。为大长公主,令驸马都尉兼检校太尉张永德,为许州节度使,进封开国公。所有范质、王溥、魏仁浦、吴延祚四人,均加公爵。

却说赵匡胤得了这点检一职,也不见得如何欣喜,每日深居简出,看不见人影,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与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往来密议。偶尔与私邸幕僚商量什么,谁也不知。想必是那慕容延钊与匡胤本是贫贱交,如今统加官进爵,

免不了聚上一聚,唏嘘唏嘘。

如此数月,总算挨过了残年。也是新皇纪元的元年。可也不知怎地,汴京突地起了一种流言,“点检要作天子”也不知是何处传来。只是人多口杂,三人成虎。乃至渐渐起了骚乱,百姓黎民茶馆谈论,巷口訾议,朝臣也多半闻知,只是不知为何,不以为意。那闭于深宫的小皇帝母子自然从未听过,不得而知。

也许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都中才沸沸,边塞又扰扰。蓦由镇,定两州发来急报。报曰:北汉主刘钧,约同辽主联兵,大举南侵,声势甚壮,请速发大军驻边。群臣哗然,全都大惑不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