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元尊之开局一双轮回眼 > 无形之章9

无形之章9(2/2)

目录
好书推荐: 九劫长生记 霍格沃兹1991 重铸刚明 在海贼世界里种田 契魔史诗 这个宗门简直有毒 霍格沃兹大黑幕 苍穹榜之星空海域 祭献寿元能变强 暗能量帝国

由于truetype是二次贝塞尔曲线,opentype一般是三次贝塞尔曲线,从三次转换到二次的过程不会是无损的,所以很可能产生偏差。而且很多truetype字体的ump(元素/单位)设置的很低,所以从现状来看,truetype字体的质量往往要低于opentype字体。

而从truetype转换到opentype格式是无损的,因为opentype格式甚至可以不用把二次贝塞尔曲线转换成三次贝塞尔曲线,而是直接包含truetype的曲线。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三次曲线转二次曲线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upm值低(左)与upm值高(高)

抗锯齿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字体的抗锯齿通常是用次像素(亚像素)对字体像素做成调整,让曲线在人眼中看起来更加平滑。

通常抗锯齿渲染的次像素分为两种,灰度的次像素和彩色的次像素。灰度的次像素是更为简单和基础的抗锯齿方法,而彩色的次像素是根据lcd显示器像素点的构成而设计的,目的是不仅仅控制图像的最小单位:像素,还要控制组成像素的rgb子像素,如下图显示,灰度次像素只能降低整个像素的亮度,而彩色的次像素,黄色能够关闭蓝色的子像素的显示,青色能关闭红色像素显示,这样就能控制子像素了: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微软的cleartype是典型的使用彩色次像素抗锯齿的技术,osx上也有类似的技术。彩色的次像素能够控制比灰度次像素更高实际显示精度,这在屏幕单位尺寸分辨率低的时候格外有效,而屏幕单位尺寸分辨率较高的场合,效果相对于灰度次像素优势就不大了,比如手机端,彩色次像素在手机上不仅会花更多性能和电量,在屏幕旋转时还需要重新计算,而且手机屏幕单位尺寸分辨率较高,所以目前手机上android和ios等系统都只是使用灰度次像素,只有曾经windowsphone7里使用过cleartype。

彩色次像素的效果是完全依赖特定屏幕的(根据屏幕子像素排列顺序),所以在photoshop这样的绘图工具中都是使用的灰度次像素而不是彩色次像素,因为制作出的图片可能会在各种屏幕中展示,使用彩色次像素在一些屏幕中效果会很好,而另外的则会很差。所以使用彩色次像素的都在系统层,而且会根据检测连接显示器的型号或者用户设置来保障效果: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windows显示设置里的cleartype文本设置。实际上就是要你选择你屏幕的子像素排列顺序

windows、osx字体渲染差异

windows和osx的字体渲染差异一直是富有争议,windows和osx的字体渲染完全是从两种不同的偏好出发的,windows的字体渲染追求在屏幕上清晰的像素表现,而osx追求的是尽可能再现字体本来的外观,这两者的差别在于windows下显示字体很大程度依赖hinting(微调)来进行像素对齐,力求点对点显示即使是要改变字体的外形。而osx不依赖hinting,即使字体显示到像素不是点对点而造成模糊,也不愿意改变字体外形。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可以明显看到windows下示例字体像素对齐更清晰、锐利但是代价是改变了字体笔画,字体笔画变细了,p字字碗上提的特征也没有了。osx下示例字体由于没有强制对齐像素所以边缘较模糊,但是保留了字体的外形和笔画特点。

应该说osx的字体渲染策略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下效果要比windows更好,不过在较低低分辨率下,windows的字体渲染策略也有其优势,能够在低分辨率下提高字体的易辨识度。不过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由于过于追求像素的对齐,很可能产生破坏性的字形改变: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windows下字体渲染的问题,有的字体的m的像素对齐造成的字形改变过大

由于现在mac都是高分屏,所以字体渲染比起大多都是低分屏的windows要好的多,不过要是与高分屏的windows相比,实际优势不是特别大。

系统默认字体

桌面端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网页端

微软的网页核心(webcorefonts)字体,是微软在1996年所发起的一个计划,定义了一套基础字体集以供网页显示之用,这些字体是windows中会预置的字体,而且微软提供免费的下载。这些字体直接使用在网页中有很好的通用性。不过这并不是w3c的标准,所以也不能保证在不同系统都可用,具体各种字体在不同操作系统中的支持情况可以参考这个列表:fontmatrix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移动端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排版与标点

点号

点号作为语句的分隔符,表示语句的停顿或结束。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标号

标号作为语句的标识符,起标示语句性质的作用。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简体中文使双引号“”和单引号‘’,繁体中文(台湾)和日文中相对应的是『』「」。

简体中文中有时也会使用『』「」,与繁体的区别是,简体中文里嵌套的方法是先双后单:『「」』在繁体(台湾)和日文中是先单后双:「『』」。

在日文中『』还有书名号的作用(日文也有《》二重山括弧,但没有固定用途,通常是标注汉字的假名),另外繁体(台湾)中除了乙类书名号(《》),甲类书名号是﹏﹏形式的下划线。

西文引号

引号常见的有2种,直引号“”和弯引号“”

前者是直引号,是打印机时代的产物(可以用一个键表示引号),通常在传统印刷领域,使用直引号“”会被当做是业余者的行为。不过在网络时代,直引号的广泛使用,让人们已经习惯了直引号,甚至由于编程的代码使用的都是直引号,在要表现it技术的场合往往还会特意直引号。

这篇15000多字的文章,可能是最全面的字体基础知识大全

△直引号用在传统排版中被称为dumb(呆瓜)冒号

另外要注意的是引号的方向,在中文和英文中引号的方向都是朝内的:“”,而德文则是朝外的:danish“,另外法文引号和中文书名号相似:franais,德文中也有使用法式引号的,不过方向相反:danish

间隔号混淆问题

间隔号很容易混淆,简体中文中的间隔号与为·,与英文中的一样如: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

另外还有全角的间隔号:.如《禮記.禮運》。

在台湾的标准里所有间隔号都应该是全角的,而中国大陆的简体中文里两种都可用,而且常常使用的是与英文一样的半角形式。

还有一个是日文中的“中黑”:,其用法是用作分隔符,用在罗列词是整体的情况下,如「北京台北間のホットライン電話」

这几个间隔号混淆的问题在于验证系统,比如验证用户名是否相同,很可能不同来源的名称其实指的是一个用户,只是用不同的系统、输入法输下输入了不同的间隔符,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名字中带间隔符的不在少数,所以这是个值的注意的问题。

斜体

斜体在西文中是其强调的作用,通常表示要强调、引用的词,还有书名号的作用。由于大部分情况下中文字体都只能用仿斜体,效果很差,所以尽量避免对中文使用斜体。

中西混排

中西文间隔

中文中出现西文,中文和西文间应该要有一定间隔,排版和文字处理工具一般都会自动在中西文间留有间隔,不过在更多情况下,需要手动的输入空格来把中、西文隔开。

标点规则

在中西混排中,由于正文是中文,原则上应该使用中文标点,遵守中文标点的习惯用法。出现英文原句时,可以使用英文标点,再用中文引号标识出来。

段首空格

按传统的习惯,段首应该留两个空格,作为段与段之间的分隔标志,不过现在数字排版时代,已经使用了段与段之间的间距很大,已经可以作为段与段之间的分隔标志了,所以不需要段首空格了。

目录
新书推荐: 遮天之无极大道尊 荒古圣体觉得我太极端!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人形凶器,肉身成圣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工业克苏鲁?是克苏鲁工业!! 骑士不好当 佣兵战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