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混在19世纪美利坚 > 第二十四章 东进计划

第二十四章 东进计划(2/2)

目录
好书推荐: 青衫誓 道之维 易修乾坤 浮光匿影 上古神兽狮兄 异界短视频之王 诸天神话归来 凡灵御魔 九州第一国 末世炮灰崛起

办公立学校得到了乔治和绝大多数镇议员的赞同,于是弄了两间屋子当学校,各种设施比如桌椅板凳,也被乔治和克鲁格包了。在小镇招聘教师,结果还算不错,小镇还是有几个读过书的人的。

孩子不少,但来上学的也就七十几号人。两间教室,全部都是一年级。7到14岁不等。坐在那里高高低低的很是滑稽。三个教师工资镇公所掏钱,学生学费暂定一学期一美元。目前就两门课,英语和数学。

在镇公所的宣传下,公立学校成为小镇收取税赋的必要性的证明,是英明的领导人乔治.摩根先生提出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具体实践。

小镇看似偏远,然而经济活力还是相当好的。目前,农夫们基本只管种田,留下充足的口粮后,直接就卖给搞酒厂啤酒厂面包房这种粮食收购的本地人,换来资金用于购买和消费。通常一个农夫家庭,把多余的粮食卖掉,就可以生活的不错。

毕竟税赋只是东部的一半都不到,绝大部分还是自耕农。就算是佃户,收获也跟东部自耕农接近。小镇上,没有一个大户靠佃户维持生活,主要收入不是手工业就搞牧场。

汤姆以前看过的文章,印象中美国的粮食过剩,要等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大规模西进后,海量的土地被用来耕种后发生的,还早得很。并且现在亩产其实也不高,种田还是很辛苦的活。农夫们普遍也会搞点别的,比如打猎,种植些水果蔬菜之类的。但是不利于保存的东西,只能在小镇范围内流通了。

粮食有销路,牧场的牛马羊什么地方自然也就有人买,让汤姆大跌眼镜的是还有不少人养猪,他印象中欧美人都是吃牛肉的,也就德国佬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