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太平局(上部) 第四十章、午夜梦回(2/2)
没法子,少年只能耐着性子又等到晚上,规规矩矩把真冥书烧了,一切重来一遍。
这次没用多久,他果真回到了当初那怪梦中,只不过这回他并没忘记自己是谁,也再没变成蛾子,脚下又有了影子。
梦中的苦水寺一切如旧,廊前殿后都燃着灯火,仿佛有人住的样子。
夜酩寻不到人,便跑出甘露巷,来到熙攘街上。
但深更半夜,街上也是空旷无人。
他有些失算没跟夫子请教回梦后该去哪里找槐根,转悠半天一无所获。
到了白天时候,他跟左邻右舍寻访打听,但人们却都说没见过什么和尚,只知道有座福水寺,但那里是地藏庙,根本没人住。
夜酩跑到青石牌坊下,想找钱记包子铺的胖掌柜问问,却发现那里已改头换面,变成了一家肉铺。
他向那屠户打听,对方竟一脸莫名其妙,说他找错了地方。
少年又跑去冯铁炉家,可见到的也是另有其人。
虽然还是个酿酒作坊,但老板却变成了一个老妇人,脑子还不甚灵光,无论问她什么,只会摇头傻笑。
他不死心,又跑去南城找老周,却见稷社门窗破落,根本不像是有人住的样子。
夜酩完全没料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他花了整整一天,把太平城里但凡他熟悉的地方都转了个遍,竟是没找到半个熟人。
而且,他还发现在槐根的梦里,九行所在和真实都对应不上。
诸如化乐赌坊门面仍在,却变成了一家当铺,劝学巷的归道堂成了间画斋,和顺街上压根没有太平楼,北城外也不见有白虎营驻地。
一切都似是而非。
如此又过了三天,夜酩起早趟黑,寻遍城中每个角落,仍是没找到槐根和尚踪影,不免有些郁闷,便决定到城外转转。
皇粮码头距太平城有十多里路,他只在当初来太平城时路过一次,还从未去过,之前听冯铁炉提过一嘴,入行聚义庄的浮魂还清转生债后,即是由此处往生人界,他还暗暗盘算等找回影子,就多来这边转转,探听下如何回转中土的事,没想到阴差阳错,会在槐根和尚的梦里先到此走一遭。
码头并没什么稀奇,有大小两条栈桥直通水中,旁边停泊有许多货船,坡岸上是一片水寨,房屋多是以木桩搭建的棚子,来往车辆很多,一派景象繁忙。
少年在寨里转了一阵,并没找到什么庙宇禅堂,跟街边闲人打听,也没得到什么线索,正心头苦闷之际,偶然瞧见街边杂货店前有个挂摊,看到个青衣道士端坐在一个石墩上,手里摇晃着一个铜铃铛,对过往贩夫走卒念念有词,正是常在化乐赌坊附近给人算命的独眼陈,那日赵惜惜被赵承乾带人追捕,两人还在苦水寺里见过一面,只是在槐根和尚的梦里他的眼睛非但没有瞎,看着还贼亮。
少年可算是找到一个“熟人”,见始终不曾有行人光顾陈瞎子生意,决定上前试试。
陈瞎子见摊前来了个小孩,眸中精光一闪,还没等夜酩开口,已抢先招招手:“这位小哥莫说来意,让贫道给你算算,你听听可准否,一叶障目不见山,四野茫茫寻不见,你是在找人吧?”
夜酩一愣,看陈瞎子好似不认识他,一时没有搭话,只轻轻点头。
可陈瞎子看他默不作声心里却有些打鼓,决定再抖落点真材实料,把这好不容易等来的客人牢牢拴住。
虽说看着不像是多有钱的主,但蚊子腿再细它也是肉啊。
这年头讨生计不容易,尤其是堕入这颠倒梦想之地,攒不够银子哪都去不得。
他忙又摆手,再次拿腔作势道:“莫急,骨肉凋残无奈何,半是穷困半是孤,你要找的人与你非亲非故,当是离世寡居之人”
少年又点头,却看陈瞎子话说半截,忽皱起眉头,仿佛遇到了什么难题,一只手算不过来,另一只手也跟着动起来,脸色渐渐涨红,好似喝醉酒一般,最后就连身体都跟着摇晃起来,口中不时发出轻嘶。
夜酩看他状若疯魔,抬手在他眼前晃晃,把陈瞎子从癔症中叫醒。
陈瞎子一愣,脸色有些尴尬,又仔细上下打量一番夜酩:“这位小兄弟,敢问你是怎么来的此处?”
夜酩挠挠头道:“道长问这事作甚?”
陈瞎子手捋八字胡,微叹道:“贫道给人看相算命多年,从未遇到过如你这般奇异之事,你本不该来这里,现在恐怕要大祸临头”
夜酩心中轻笑,不为这种骗人伎俩所动,故作慌张道:“怎说?”
陈瞎子沉吟半晌:“你要找的人是个出家人,我说的对吧?”
夜酩一愣,没想到这干瘦道士还有点道行:“没错,道长,能否给我指条明路?”
陈瞎子苦笑摇头:“这人早死多时,给你指路,便是死路,是要折寿的”
夜酩急道:“我必须得找到他”
陈瞎子很是无奈,叹了口气,拿起手边的签筒:“哎,小兄弟,你这又是何苦呢,这样吧,你摇摇看,若是上签,我便破例帮你一回”
夜酩将信将疑,接过签筒,蹲在挂摊前,用力摇了几下,摇出一只卦签,只看签头上写着“上上”两字,下面还有四句谶语。
梦中说梦获偏财,身世浮沉鬼难猜,遥送一程表寸心,磨削前债免殃灾。
夜酩一喜,将挂签递给陈瞎子:“道长,是上上签”
陈瞎子接过一看,面露无奈之色,又掐指算算,轻啧道:“你小子手气还挺好,去码头看看吧,或许有一线机缘”
夜酩兴奋点头,刚要从怀里掏些银钱,却被陈瞎子板着脸拒绝:“既然说了帮忙,就是帮忙,贫道难道还差几枚铜臭钱不成,快走快走,把这签子也拿走,莫要再来扰我生意”
夜酩觉得这陈瞎子有点怪,前面主动招揽,等他想给钱却又不要,只得拿过挂签,疑惑走开。
陈瞎子看夜酩走远,脸色忽由阴转晴,淡淡一笑:“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小兄弟,这可怪不得贫道,是你执念太盛,左右你也终是一死,不如就帮帮贫道,等我回到上面,一定给你多烧些纸钱”
……
夜酩来到码头,眼看日头偏西,栈桥边喧闹渐稀,只剩下一些提筐挑担的苦力,聚在几处货船边上,等着工头派发例钱。
这时忽听河上传来一阵鼓声,大地随之震颤不已,河水翻涌如沸,竟从中浮起一座巨大拱桥。
那桥通体晶莹,宛如冰雕玉砌,在夕阳映衬下,散发出琥珀般的光泽,夺人双目,看着神异非常。
岸边众人却似对此司空见惯,也没什么敬畏,立刻围了过去。
夜酩站在不远处看得瞠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鼓声刚落,锣声又起,就见从打桥上走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披头散发,头戴金刚箍,圆润的面庞上像是涂了层白釉,散发着瓷光,一双丹凤眸子微微眯着,神情悲悯,身穿酱色僧袍,斜披黑色袈裟,胸前挂着一串佛珠,一手提禅杖,一手端着钵盂,仿佛一位刚从庙里走出来的真身菩萨,自有一股雍容宽博的佛家气象。
但在其身后却跟着十数名相貌奇丑的鱼妖,各个肤色黝黑,尖头凹腮,嘴边长着触须,皮肤上覆着鳞片,他们有挑锅扛灶的,有抱着干柴和木盆的,还有捧着书卷的,零零散散十几个,来到桥头前一片空地,将东西挨样放好,便搭起一个粥摊,开始埋灶挑水,架锅煮饭。
想到这是在梦里,夜酩稳稳心神,仗着胆子凑了上去。
片刻之后,一锅白粥就已熬好。
先前一直坐在粥摊后读经的黑衣僧人放下手里的书卷,起身来到灶前,从钵盂里抓出许多血琳琳的肉片,也不知是什么动物的下水,随手撒入锅中,不一会竟四野飘香。
僧人拿过粥勺,品尝之后,微微点头。
领头小妖见状,立刻上前恭敬接过勺子,又命属下挑起两串白纸灯笼,一左一右,分立摊旁,仔细看上面还写着八个字。
万事俱亡,来日如常。
许多按耐多时的民工见势立刻跑到灯杆下面,规规矩矩排成两排。
夜酩不明就里,也跟着混入队伍当中,找了这么些天,总算是见到个出家人,他总不能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