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驰援北境(2/2)
两年才见到这儿子,尤其已是少年成才,温氏心里自是感激。
“大嫂,霑儿有才又上进,在哪都能冒出的!”楼蘅赶忙拦着,笑道,“再说,我是他亲叔,不把他带好,我都不好意思见我爹!”
“父亲大人对霑儿……那是,……”温氏哽咽着,有些说不下去。
在京城,官宦子弟中如果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有真才实学想做文官的,就是入太学、进翰林这样的路;做武将的呢,托关系去禁军,做到殿前侍卫,再去禁军镀一层金,那是妥妥的将军差不了。
楼府,定国公定在家规,养儿不败家,不能学纨绔,儿子满五岁进学堂,年满十岁去军营,在军中去历练长大,去除那些矫情,又怎能纨绔?
楼霑是楼国公嫡长孙,这个孙子来得不易,楼公爷爱如至宝,亲自监督他学业,众人以为,楼国公定要这嫡长孙从文了。不想,楼霑一过十岁生日,楼国公亲自将孙子送至兖州军营!
楼府兵法传承,楼国公没得选!
舍得吗?不舍得!
楼蘅记得,父亲临走时,眼眶里全是泪,为了不让孙子看见,走得那个决然,且义无反顾!
楼蘅心里有个念头一闪。
父亲戎马一生,也向往这其乐融融,儿孙满堂的祥和。这样的天伦之乐,普通百姓觉得自然不过,对楼府说来,却是很稀罕。
将二百精兵交由楼霑训练,训练成保卫国公府的勇士。
楼蘅去兵部述职,接过右将军授印,却得知,朝廷虽委派他带兵,也指定了一名随军监军,兵部右侍郎段人学。
段人学可不是省心的人!
楼蘅记得,他可是看楼家不顺眼,一直